[实用新型]微型镜头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3178.4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小军;三鸣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6 | 分类号: | G03B13/36;G03B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汪丽 |
地址: | 中国香港新界屯门青***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镜头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的小微型摄像模块中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小型照相模块已被广泛采用在许多类型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如智能电话。许多先进的照相功能,如自动对焦,都被集成到小型照相模块中。近来,市场要求照相模块配备光学影像稳定功能,这进而要求有一个镜头驱动装置,能够推动成像镜头沿X、Y、Z方向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微型镜头驱动装置,能够推动成像镜头沿X、Y、Z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外壳4、至少两条弦3、一光学图像稳定机构2、以及一自动对焦机构1;其中所述的光学图像稳定机构2包括一个用于承载成像镜头的镜头支架21,并且所述的光学图像稳定机构2可以驱动镜头支架21沿基本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自动对焦机构1包括一个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或称为自动对焦移动平台),并且所述自动对焦机构1可以驱动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沿光轴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至少两条弦3的一端连接到所述镜头支架21上,而另一端则连接到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包括外壳4、至少两条弦3、一光学图像稳定机构2、以及一自动对焦机构1;其中所述的光学图像稳定机构2还包括一个用于承载成像镜头的镜头支架21,至少两个线圈22,以及至少一个磁石5;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线圈22与所述至少一个磁石5操作性地互相关联,以推动所述镜头支架21沿基本垂直于光轴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自动对焦机构1还包括一个可以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的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或称为自动对焦移动平台),至少一个线圈12,至少一个磁石5,以及上下弹片61和62;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线圈12和所述至少一个磁石5操作性地互相关联,以推动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沿光轴方向移动;其中所述上弹片61的内连接部633连接到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上端而上弹片61的外连接部611则连接到所述自动对焦机构1的固定部分上;其中所述下弹片62的内连接部633连接到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下端而其外连接部611则连接到所述自动对焦机构1的固定部分上;其中所述至少两条弦3的一端连接到所述镜头支架21上,而另一端则连接到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中,其中所述光学图像稳定机构2与所述自动对焦机构1共用至少一个磁石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中,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与镜头支架21通过至少两根弦3相互连接,使得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通过所述弦3驱动镜头支架21沿光轴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中,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的一端设有上弹片61,另一端设有下弹片62,并且所述上弹片61和下弹片62的内连接部与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连接,而外连接部与所述自动对焦机构1的固定部分相连接,所述上弹片61和下弹片62跟随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的动作而产生弹性变形,并在所述自动对焦线圈的通过电流变小或者失电时,驱动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复位,进而实现镜头支架21的复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中,所述弦连接件10为设有电路101和/或焊接盘102的印刷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中,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与下弹片62之间还设置有加强元件9,使所述自动对焦移动支架11更加坚固可靠,不容易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中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微型镜头驱动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光学图像稳定机构2的分解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光学图像稳定机构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弦连接件10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自动对焦机构1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小军;三鸣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未经林小军;三鸣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3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幕全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内置光源的手机液晶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