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无湿化安全型吸氧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3587.4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0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郝淑芹;何满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8 | 分类号: | A61M16/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罗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无湿化 安全 吸氧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氧连接管,具体涉及一次性无湿化安全型吸氧连接管,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氧气湿化瓶需要一人一瓶一用一消毒。国内教材规定,为了增加患者舒适度,需要添加湿化液吸氧。故临床在执行氧疗时费时、费事,在抢救急危重患者尤为突出。美国呼吸道管理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RespiratoryCare,AARC)在2002年在关于氧疗的指导中指出,<4L/min的鼻道管吸氧不必湿化,香港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自严重呼吸道症候群(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发生后均采用干燥吸氧,以减少因输氧装置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目前在国内基本上都使用带湿化瓶的吸氧装置,现设计一种一次性无湿化的安全型吸氧连接管,主要针对低中流量吸氧的普通病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次性无湿化安全型吸氧连接管,通过无湿化安全型吸氧连接管,患者呼吸的氧气具有湿润性,减少因输氧装置污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执行氧疗时省时、便捷,可以及时抢救急危重患,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次性无湿化安全型吸氧连接管,包括吸氧连接管本体,所述吸氧连接管本体包括气体减压阀、流量标注管、氧气输入部、连接管、气体过滤装置和一体化细管,所述流量标注管底部一侧设有氧气输入部,所述流量标注管底部设有气体出口处,所述气体出口处内部设有内螺纹接口,所述气体出口处底部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气体出口处通过内螺纹接口相连,所述连接管底部设有气体过滤装置,所述气体过滤装置底部设有一体化细管,所述一体化细管与气体过滤装置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体过滤装置内部设有气体过滤器,所述气体过滤装置一侧设有气体减压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体过滤装置与连接管通过枢纽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流量标注管表层设有氧气流量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一体化细管长一米。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次性无湿化安全型吸氧连接管,通过减压阀的装置,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通过氧气流量表的装置,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患者呼吸的氧气量,通过气体过滤器的装置,过滤掉氧气中的杂质,有利用患者的治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无湿化安全型吸氧连接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次性无湿化安全型吸氧连接管气体过滤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吸氧连接管本体;2、气体减压阀;3、枢纽;4、内螺纹接口;5、氧气流量表;6、流量标注管;7、气体出口处;8、氧气输入部;9、连接管;10、气体过滤装置;11、一体化细管;12、气体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一次性无湿化安全型吸氧连接管,包括吸氧连接管本体1,所述吸氧连接管本体1包括气体减压阀2、流量标注管6、氧气输入部8、连接管9、气体过滤装置10和一体化细管11,所述流量标注管6底部一侧设有氧气输入部8,所述流量标注管6底部设有气体出口处7,所述气体出口处7内部设有内螺纹接口4,所述气体出口处7底部设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与气体出口处7通过内螺纹接口4相连,所述连接管9底部设有气体过滤装置10,所述气体过滤装置10底部设有一体化细管11,所述一体化细管11与气体过滤装置10固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35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氨酯夹芯板覆膜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