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3667.X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2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麻翠娟;李国强;纪元;邹河彬;梁赞;王学;王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D43/26 | 分类号: | B65D43/2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密封 可调 全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主要应用于橡胶、电缆、印染、化工、建材、垃圾处理等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启盖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缸盖位置不可调,无法保证缸盖在开启、关闭过程中与锁紧圈的准确配合;二是密封的可靠性、可维护性无法保证;三是缸盖的启闭动作没有安全联锁机构,存在误操作隐患;四是整个启盖装置非全自动化,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该装置以液压缸为执行机构,既能保证密封可靠又能做到盖的启闭动作全自动、安全连锁、运行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主要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包括缸盖、锁紧圈、爆仓、密封圈盖板、密封圈、万向球和翻转机构,其中缸盖与翻转机构连接,翻转机构与爆仓连接,锁紧圈套装在爆仓外缘的上端并高出爆仓上端面,密封圈盖板位于爆仓靠近上端的内壁延伸出的台阶面上,并与爆仓内壁贴合后固定,密封圈位于密封圈盖板与爆仓的台阶面之间,若干个万向球分布在爆仓上,缸盖的边缘设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第一楔形齿,与锁紧圈上的若干个第二楔形齿通过啮合或错开,实现启盖装置的开启与关闭,外部的第一液压缸与翻转机构连接,带动缸盖的开启与关闭,外部的第二液压缸连接在锁紧圈上,带动锁紧圈的转动。
在上述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中,还包括安全联锁机构,所述安全联锁机构包括挡板和限位块,其中挡板固定安装在爆仓上,限位块固定安装在锁紧圈上,用于在启盖装置闭合后爆仓有压力的情况下,保证锁紧圈不发生转动。
在上述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中,所述密封圈盖板的上表面并与爆仓的上端面齐平或低于爆仓的上端面。
在上述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中,所述锁紧圈的第二楔形齿下方沿锁紧圈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与爆仓外表面的环形凸台相配合,环形凸台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若干个万向球均匀分布在所述凹槽内。
在上述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中,所述外部的第二液压缸固定安装在锁紧圈的下端面上。
在上述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中,所述锁紧圈为分体式结构,由两个半环套装在爆仓外缘的上端后,通过两个连接板连接为整体圆环结构。
在上述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中,所述翻转机构的一端与缸盖上的两个吊耳铰接,另一端与四个耳片铰接后,四个耳片与爆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外部的第一液压缸与翻转机构之间通过铰接连接。
在上述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中,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两个调节螺栓,位于翻转机构上与缸盖连接的一端,用于调整缸盖的位置,保证缸盖与锁紧圈的配合。
在上述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中,所述缸盖的第一楔形齿,与锁紧圈上的第二楔形齿均为等腰梯形,楔形齿厚度为60~70mm。
在上述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中,所述密封圈盖板的厚度为8~12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启盖装置的结构进行了创新设计,缸盖与锁紧圈采用楔形齿互锁结构,密封可靠;可调节螺栓保证启闭盖动作到位精度;万向球结构保证了锁紧圈转动顺畅;安全联锁机构用于在启盖装置闭合后爆仓有压力的情况下,保证锁紧圈不发生转动。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密封圈盖板与密封圈的组合结构安装在爆仓上,在缸盖闭合后可以实现对启盖装置的可靠密封。
(3)、本实用新型启盖装置以液压缸为执行机构,既能保证密封可靠又能做到盖的启闭动作全自动、安全连锁、运行可靠。
(4)、本实用新型启盖装置是一种基于密封的可调、全自动启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全自动、安全连锁、运行可靠、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该装置自成体系,便于维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启盖装置三维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启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启盖装置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启盖装置轴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紧圈与爆仓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36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良的钢卷置放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