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隔热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3795.4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汝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汝祥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巢瑞珏;齐苏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隔热砖,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隔热砖。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787888.8,公开了一种隔热砖头,包括:砖头本体,其由黏土制成,在所述砖头本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开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草绳,将所述草绳填充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并将所述第一腔体填满;以及木板,其填充于所述第二腔体内。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076791.8,公开了一种隔热砖,包括外框、填充体和盖板,所述外框为半封闭的本体形状,外框内为空腔结构,所述填充体放置在空腔中,所述盖板与外框开口面相适配,并通过高温粘结剂与外框相粘结。
上述发明创造结构复杂,施工慢,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层隔热砖,从而克服因天气原因造成的屋内气温过高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隔热砖,包括设有支脚的本体,本体上部设有多层隔热层,隔热层为二层至五层,隔热层之间平行排列,隔热层包括多个水平排列的隔热通孔。
隔热通孔的形状包括正方形,圆形,矩形,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结构简单,本体表面细滑美观,光洁度好,整体结构中砖与砖之间底部相通,隔热通孔相通,形成多层空气隔热层,隔热性能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层隔热砖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层隔热砖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层隔热砖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多层隔热砖的第一实施例,多层隔热砖包括本体1,本体1底部设有第一支脚11、第二支脚12、第三支脚13、第四支脚(图中未示出)及第五支脚14,本体1上部设有隔热层2,隔热层2包括第一隔热层21、第二隔热层22及第三隔热层23,第一隔热层21、第二隔热层22及第三隔热层23均设有多个水平排列的隔热通孔4,第一隔热层21、第二隔热层22及第三隔热层23平行排列,本实施例隔热通孔4呈倒角矩形状。
如图2所示为多层隔热砖的第二实施例,多层隔热砖包括本体1,本体1底部设有第一支脚11、第二支脚12、第三支脚13、第四支脚(图中未示出)及第五支脚14,本体1上部设有隔热层2,隔热层2包括第一隔热层21、第二隔热层22,第一隔热层21、第二隔热层22均设置多个水平排列的隔热通孔4,第一隔热层21、第二隔热层22平行排列,本实施例隔热通孔呈倒角矩形状。
如图3所示为多层隔热砖的第三实施例,多层隔热砖包括本体1,本体1底部设有第一支脚11、第二支脚(图中未示出)、第三支脚13、第四支脚(图中未示出)及第五支脚12,本体1上部设有隔热层2,隔热层2包括第一隔热层21、第二隔热层22,第一隔热层21、第二隔热层22均由多个水平排列的隔热通孔4组成,第一隔热层21、第二隔热层22平行排列,本实施例隔热通孔4呈倒角矩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诉的多层隔热砖结构简单,本体表面细滑美观,光洁度好,整体结构中砖与砖之间底部相通,隔热通孔相通,形成多层空气隔热层,隔热性能佳。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能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汝祥,未经刘汝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37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