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喷雾除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3826.6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1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军;周向东;高煜;罗伟;张松;燕宗琨;唐明治;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志军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721006 陕西省宝鸡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 除尘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时用的一种喷雾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隧道挖掘常常采用钻爆法施工,在爆破掘进以及隧道内部喷射混凝土作业时,都会形成大量粉尘。由于隧道内的空间为密闭状态,产生的大量粉尘无法快速排出,而来往运渣车辆更是使扬尘问题加重,使隧道内的空气长期包含大量粉尘,严重危害作业人员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雾除尘设备能够喷出水雾,吸附空气中的灰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喷雾除尘设备,包括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有让空气流进壳体的风扇,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喷管部,所述喷管部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指向壳体内的空气流动路径,喷管部还连接有进水口,壳体最低处还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侧壁为壳体壁,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上导风板,所述上导风板连接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且上导风板沿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延伸,所述上导风板与壳体壁之间具有气流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喷管部为多根管子连通形成,喷管部为C字形,喷管部的C字形一端为上喷管部,C字形另一端为下喷管部,所述喷管部的位于上喷管部和下喷管部之间的部分为中喷管部,所述上喷管部、下喷管部和中喷管部均设置有喷头;所述上导风板沿所述进风口的进风方向延伸至上喷管部和下喷管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壁上还设置有下导风板,所述下导风板位于所述下喷管部下方,且下导风板向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的进风端和出风端均设置有钢丝网,所述出风口也设置有钢丝网。
进一步的,还包括小车,所述壳体设置在小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上述喷雾除尘设备,用风扇将污浊空气吹入设备壳体中,壳体内部的喷管部能喷出大量水雾,水雾与灰尘结合后形成泥浆落下,泥浆随水流从排水口排出,使空气中的灰尘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喷雾除尘设备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的喷管部示意图;
图4是图2实施例的上导风板和下导风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喷雾除尘设备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壳体1、进风口11、风扇111、出风口12、壳体壁13、排水口14、上导风板21、下导风板22、气流间隙23、喷管部3、喷头300、上喷管部31、下喷管部32、中喷管部33、进水口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喷雾除尘设备,包括封闭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所述进风口11设置有让空气流进壳体1的风扇11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喷管部3,所述喷管部3设置有喷头300,所述喷头300指向壳体1内的空气流动路径,喷管部3还连接有进水口34,壳体1最低处还设置有排水口14。
如图1~2所示,本喷雾除尘设备,基本原理是利用风扇将污浊空气吹入壳体1中,壳体1内设置有喷管部3,能够喷出水雾与空气中的粉尘形成泥浆,使空气得到净化。
具体的,壳体1形成一个基本封闭的空间,进风口11设置的风扇111可以将气流从进风口11送入壳体1中,并且从出风口12流出。
喷管部3是输送水的管道,其进水口34用于与外部的送水管路连接,喷管部3设置的喷头300可以将水形成水雾喷出。
喷头300指向壳体1内的空气流动路径,使喷头300喷出的水雾可以喷洒到流进壳体1的空气,即是在污浊空气从进风口11进入壳体1并且流动到出风口12排出的过程中,不断有水雾与污浊空气相接触,使粉尘与水雾结合形成泥浆沉积到壳体1下部,然后随水流从排水口14排出。在排水口14处还可以设置收集装置,对泥浆进行收集做无害处理。
所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可以是设置在壳体1的任何地方,优选的,可以是所述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位于壳体1的同一侧,让污浊空气进入壳体1后又折返流出壳体1,形成曲线流动,增加与水雾的接触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志军,未经姚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3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氢氧化锡高温煅烧的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尘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