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性能极高的具有连体式插套的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4052.9 | 申请日: | 2015-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0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柴春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春浩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40;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5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性能 极高 具有 体式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安全性能极高的具有连体式插套的插座。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线路可接入的座,通过它可以插入各种接线,便于其他电路的接通。插座是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据调查,居民搬进新居后,普遍反映电源插座数量太少,使用极不方便,造成住户私拉乱接电源线和加装插座接线板,常常引起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给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隐患。所以,电源插座的设计也是评价住宅电气设计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插座的插套之间通过组装成型的,插套之间通过焊接或铆接连接,易脱落,虚焊,质量不稳定,且制作成本较高;现在市面也有着一些插座内部使用一体成型的插座,但由于技术的限制,只能实现部分插套一体化成型,双排插座同极连接还是通过电线焊接或铜件铆接,内部结构仍然复杂,安全系数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极高的具有连体式插套的插座,它的内部结构紧凑,节约了材料,并提高了插座本身的实用性,安全性高,避免了因插孔送到而引起的麻烦,同时也避免了因内部采用导线连接导致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全性能极高的具有连体式插套的插座,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第一三极底座、第二三极底座、第一三极E极铜条、第一三极N极铜条、第二三极N极铜条、第一三极L极铜条、第二三极L极铜条、第一左插套、第一右插套、第一三极左插套、第一三极右插套、第一三极中插套、第二左插套、第二右插套、第二三极左插套、第二三极中插套和第二三极右插套;所述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的上方,下方壳体内的第一三极底座和第二三极底座一体成型;所述第一三极E极铜条、第一三极N极铜条、第二三极N极铜条、第一三极L极铜条和第二三极L极铜条均设置在下壳体和上壳体所形成的空腔中;数个第一三极中插套和数个第二三极中插套通过第一三极E极铜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三极中插套、第一三极E极铜条、第二三极中插套铜条一体式成型;所述第一三极中插套的一侧设有第一三极左插套和第一左插套,第一三极左插套和第一左插套与第一三极N极铜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三极中插套的另一侧设有第一三极右插套和第一右插套,第一三极右插套和第一右插套与第一三极L极铜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三极中插套的一侧设有第二三极左插套和第二左插套,第二三极左插套和第二左插套与第二三极N极铜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二三极中插套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三极右插套和第二右插套,第二三极右插套和第二右插套与第二三极L极铜条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三极左插套、第一左插套、第二左插套、第二三极左插套、第一三极N极铜条和第二三极N极铜条一体式成型,所述第一三极右插套、第一右插套、第二右插套、第二三极右插套、第一三极L极铜条和第二三极L极铜条一体式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极底座和第二三极底座对称分布在下壳体的中轴线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极底座和第二三极底座设有沿下壳体中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极左插套、第一左插套、第二左插套、第二三极左插套、第一三极N极铜条和第二三极N极铜条在一整条铜片上冲压弯折成型;所述第一三极右插套、第一右插套、第二右插套、第二三极右插套、第一三极L极铜条和第二三极L极铜条在一整条铜片上冲压弯折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极L铜条和第二三极L铜条分别设在第一三极N铜条和第二三极N铜条的上方,所述第一三极左插套、第一左插套、第二左插套、第二三极左插套、第一三极右插套、第一右插套、第二右插套、第二三极右插套设置在第一三极L铜条和第一三级N铜条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极L铜条与第一三极N铜条之间的距离为6-1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三极L铜条与第二三极N铜条之间的距离为6-10m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极L铜条靠近每个第一三极右插套的位置均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三极L铜条靠近每个第二三极右插套的位置均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三极L铜条靠近每个第二三极左插套的位置均设有定位孔,所述第二三极N铜条靠近每个第二三极右插套的位置均设有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春浩,未经柴春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识别的USB公插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TypeC的USB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