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挂装式建筑工地围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4331.5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0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风军;郭国宾;崔桂兰;高强;曹海锋;王惠杰;李从麟;郑凯阳;武长迪;张创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挂装式 建筑工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挂装式建筑工地围挡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遮挡施工现场的零乱,保障施工周边行人及车辆的安全,建筑施工现场涉及到大量的场地围挡结构。目前采用的围挡结构大多采用砖砌体、混凝土结构或钢板围挡结构,工地围挡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采用砖砌体或混凝土围挡,砌筑费时费工,不可循环使用,且拆除时影响建筑工地周边的秩序;(二)一般采用的钢板围挡直接竖立在建筑工地上,钢板围挡的下部容易锈蚀破损,不易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挂装式建筑工地围挡系统,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循环利用,具有施工成本低,拆装效率高的特点,有效改善了建筑工地的施工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挂装式建筑工地围挡系统,包括挡水台、立柱、横梁、支撑杆、挂装架、围挡板、横梁固定架、凹槽扣件和挂装固定架。
立柱固定在挡水台上,横梁固定架的一端焊接在立柱上,横梁通过螺栓螺纹与横梁固定架联接,支撑杆的一端焊接在凹槽扣件上,凹槽扣件固定在立柱上,支撑杆的一端焊接在膨胀螺栓固定于地基上的钢板上,挂装架挂装在与横梁焊接的挂装固定架上,通过螺栓螺纹固定联接,围挡板点焊在挂装架上。
挡水台的墙体高度为200-300mm,挡水台外侧设置3%的单坡排水;立柱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m,以保证围挡系统的平稳性。
其中立柱、横梁、支撑杆为方钢、槽钢、工字钢或H型钢,横梁固定架和挂装固定架为角钢,角钢的一面设置长方形孔,以方便围挡系统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挂装式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成本低,拆装效率高,设置挡水台,有效防止钢板围挡下端的锈蚀破损,提高了围挡系统的循环使用周期,改善了建筑工地的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装示意图。
其中:
1、挡水台;2、立柱;3、横梁;4、支撑杆;5、挂装架;6、围挡板;7、横梁固定架;8、凹槽扣件;9、挂装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挂装式建筑工地围挡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挂装式建筑工地围挡系统,它包括挡水台1、立柱2、横梁3、支撑杆4、挂装架5、围挡板6、横梁固定架7、凹槽扣件8、挂装固定架9。
在建筑工地周围首先砌筑挡水台1,挡水台1的墙体高度为200-300mm,其面层抹灰饰面,防止淤泥杂物泻出围栏外,挡水台的外侧设置3%的单坡排水。
立柱2固定在挡水台1上,立柱1之间的距离不大于3m,横梁固定架7的端部焊接在立柱2上,横梁3通过螺栓螺纹与横梁固定架7联接。
挂装架5由方钢焊接而成,挂装架5的高度与立柱2的高度配合设置,立柱的高度一般为2-2.5m。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凹槽扣件8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2上,支撑杆4的一端焊接在凹槽扣件8上,支撑杆4的另一端焊接在膨胀螺栓固定于地基上的钢板上,以防止围挡系统在外力作用下倾倒。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围挡板6点焊在挂装架5上,挂装固定架9焊接在横梁3的外侧,挂装架5挂装在焊接在横梁3上的挂装固定架9上,通过螺栓螺纹固定联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立柱2、横梁3、支撑杆4可以选用方钢、槽钢、工字钢或H型钢,横梁固定架7和挂装固定架9为角钢,角钢的一面设置长方形孔,以方便围挡系统的安装和拆卸。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立柱2之间挂装三个挂装架5,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不限制挂装架5的数量,每个挂装件5至少由两个挂装固定架9通过螺栓联接固定。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拆装示意图,安装时,首先将点焊有围挡板6的挂装架5挂装于挂装固定架9上,再用螺栓螺纹将其固定;拆卸时,首先松开固定螺栓,再将焊接有围挡板6的挂装架5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挂装式结构,安装方便,具有施工成本低,施工效率高的特点;设置挡水台,有效防止围挡板下部的锈蚀破损,提高了围挡系统的循环使用周期,改善了建筑工地的施工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外部可控制刹车系统的渔线轮
- 下一篇:一种插秧机的前后方向的平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