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赤眼蜂寄生卵分离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4845.0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9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宝君;赵秀梅;王连霞;郑旭;赵维国;曹丽萍;袁明;于洋;兰红宇;王立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
主分类号: | B07B7/08 | 分类号: | B07B7/08;B07B7/01;B07B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赤眼蜂 寄生 分离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赤眼蜂寄生卵分离净化器。
背景技术
赤眼蜂卵在孵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残次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进行分装前需要对赤眼蜂寄生卵进行筛选,目前许多部门还在采用人工的方法进行分离,不仅劳动强度高,分离效率也特别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赤眼蜂寄生卵分离净化器,使用该分离净化器能够明显提高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赤眼蜂寄生卵分离净化器的外壳为正方或圆柱形的箱体,箱体内装有旋转锅,旋转锅的锅沿为弧形的抛物面。旋转锅的上段锅壁上均匀开有条形的瘪卵排除孔,瘪卵排除孔的宽度明显小于赤眼蜂卵的宽度。旋转锅的底面上开有圆形的除尘筛孔。在旋转锅的锅沿下方装有圆环形的净卵收集槽,箱体内底部瘪卵排除孔的下方设有瘪卵收集槽,除尘筛孔的下方设有粉尘收集槽。
旋转锅底部外壁上装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箱体底壁上。旋转轴上方的旋转锅外壁上装有环形齿圈,在箱体内底面上装有电机,安装在电机轴上的小齿轮与环形齿圈啮合。
在箱体上沿处通过铰链装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中心处设有蜂卵进口和滑槽漏斗,滑槽漏斗的下口与旋转锅的锅口相对。在旋转锅的锅沿上方装有圆环形的负压管道,负压管道的底面上均匀开有粉尘吸入孔。负压管道通过负压管线与旋风分离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合格的赤眼蜂卵均为椭圆球形体,在旋转锅中旋转时会沿着锅面滚动上升,在锅沿处受离心力的作用被分离出锅,落在净卵收集槽中。瘪卵通过瘪卵排除孔进入瘪卵收集槽,重粒粉尘通过除尘筛孔进入粉尘收集槽。悬浮粉尘通过粉尘吸入孔进入负压管道,并通过旋风分离器排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结构紧凑,分离净化手段齐全,能够有效地去除混在赤眼蜂卵中的各种各种杂质,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箱体2、旋转锅3、锅沿4、瘪卵排除孔5、除尘筛孔
6、净卵收集槽7、瘪卵收集槽8、粉尘收集槽9、旋转轴
10、轴承座11、环形齿圈12、电机13、电机轴14、小齿轮
15、活动盖板16、蜂卵进口17、滑槽漏斗18、负压管道
19、粉尘吸入孔20、旋风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例如图1所示,该赤眼蜂寄生卵分离净化器的外壳为正方或圆柱形的箱体1,箱体1内装有旋转锅2,旋转锅2的锅沿3为弧形的抛物面。旋转锅2的上段锅壁上均匀开有条形的瘪卵排除孔4,瘪卵排除孔4的宽度明显小于赤眼蜂卵的宽度。旋转锅2的底面上开有圆形的除尘筛孔5。在旋转锅2的锅沿下方装有圆环形的净卵收集槽6,箱体1内底部瘪卵排除孔4的下方设有瘪卵收集槽7,除尘筛孔5的下方设有粉尘收集槽8。
旋转锅2底部外壁上装有旋转轴9,旋转轴9通过轴承座10固定在箱体1底壁上。旋转轴9上方的旋转锅2外壁上装有环形齿圈11,在箱体1内底面上装有电机12,安装在电机轴13上的小齿轮14与环形齿圈11啮合。
在箱体1上沿处通过铰链装有活动盖板15,活动盖板15中心处设有蜂卵进口16和滑槽漏斗17,滑槽漏斗17的下口与旋转锅2的锅口相对。在旋转锅2的锅沿3上方装有圆环形的负压管道18,负压管道18的底面上均匀开有粉尘吸入孔19。负压管道18通过负压管线与旋风分离器2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48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