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5113.3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3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兴华;吴玉梅;黄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2 | 分类号: | F04B49/02;F04B4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余隙腔卸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往复式压缩机,具体是指一种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装置加工工艺所需活塞式压缩机的气量一般根据装置最大所需气量来选择压缩机,同时据API618要求活塞式压缩机设计时气量还要按正偏差(3%~5%以内,分子量小的选大值)来确定,再加上装置负荷变化、入口条件改变等因素,活塞式压缩机气量大都有较大的富余量。为了满足炼生产需要都要进行气量调节。其中包括缸头余隙腔调节。
压缩机气缸与缸头余隙腔通常采用非金属的活塞环等密封,气体在压缩机内经反复压缩,其温度升高,密封件膨胀,经长时间的作用,密封件被反复摩擦,密封效果不好,需经常更换,属于易损件。
有些卸荷器并不带有卸荷指示装置,所以无法知道卸荷与否。但也有些卸荷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带有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装置,液压伺服活塞上设有位置传感器,其控制系统带有电动齿轮泵,此设备耗能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气量调节灵活、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能效果好、成本及维护费用低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具有如下构成:
该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压缩机气缸、第一活塞、缸头卸荷器以及操作机构,所述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中,所述的缸头卸荷器设置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的缸头,所述的操作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缸头卸荷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缸头卸荷器包括卸荷杆、横杆、调节筒、起固定作用的卸荷器盖体架以及起导向作用的卸荷器体架;所述的卸荷器盖体架固定于所述的压缩气缸的缸头,所述的卸荷器体架固定于所述的卸荷器盖体架上,所述的调节筒设置于所述的余隙腔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之间,所述的横杆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的调节筒上,所述的卸荷杆插设于所述的横杆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缸头上设置有用于气体流通的小孔,所述的调节筒与所述的小孔之间的密封为金属面的线性密封。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指示器、第二活塞、第一弹簧、活塞座以及卸荷器座;所述的卸荷器座固定于所述的卸荷器盖体架上,所述的活塞座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卸荷器座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卸荷杆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的第二活塞相连接,所述的活塞座的第二端设置挡板,所述的挡板上设置有指示器。
再进一步地,所述的指示器包括指示器杆、密封圈、指示器座、第二弹簧、挡圈、垫片;所述的指示器杆插设于所述的指示器座中,所述的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的指示器杆与指示器座的接触处,所述的垫片设置于所述的指示器座上与所述的挡板之间,所述的指示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的指示器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的指示器杆的第一端上插设有挡圈。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维护费用低。金属面的线性密封,其构件不易损坏,减少停机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2)省时、省力。结构简单的指示器,能够精确的显示卸荷状态,从而节约劳动生产力和时间。
3)增加余隙改变了压缩机压缩和膨胀过程速率,改善了压缩机曲轴、连杆机构受力,压缩机噪音也略有降低;
4)由于机构没有高速运动部件,故障率低,系统稳定可靠
5)投资低,改造简单易行,在装置开工期间也可以对备用压缩机进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余隙腔关闭时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位置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II位置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余隙腔打开时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位置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II位置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中的指示器9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压缩机气缸
2第一活塞
3缸头
4卸荷器盖体架
5卸荷器体架
6卸荷杆
7横杆
8调节筒
9指示器
10挡板
11第二活塞
12第一弹簧
13活塞座
14卸荷器座
15指示器杆
16密封圈
17第二弹簧
18挡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51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衬套自动焊接机的上下换位机械手
- 下一篇:激光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