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接触贴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5457.4 | 申请日: | 2015-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6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欣;夏枫;杨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安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电能 传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充电配件,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接触贴片。
背景技术
现目前电子产品充电大都是采用有线充电,通过电源传输线连接至电源上给设备充电,该种充电方式繁琐,同时由于电子设备接头的不同,也使得充电存在局限性,针对以上不足,现目前市面上提出了一类无线充电装置,其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进行充电,原理类似于变压器,在发送和接收端各有一个线圈,发送端连接有线电源产生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感应发射端的电磁信号从而产生电流给电池充电。
现有的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设备,如无线充电手机、ipad以及一些小功率家电等,其内置有电磁接收线圈,使用较为方面,直接与带有发送线圈的设备靠近即可传输电能,但对于一些没有接收线圈的电子产品来说,就需要通过辅助设备来给设备充电。如无线充电装置(申请号201520197959.9)、无线充电插座(申请号201520087022.6)中提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装置本身较为复杂,一者制作成本低,二来设备每次充电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可以贴附于手机背面,给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接触贴片,其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接触贴片,包括接触贴片主体、PCB电路板以及连接接头,所述接触贴片主体依次包括有外形相同的粘贴片、支撑面板以及PVC贴纸,所述支撑面板中部设置有一置纳孔,所述PCB电路板内置于置纳孔内,所述连接接头包括一连接保护外壳以及外壳底盖,所述连接保护外壳上设置有一电路板插孔和一个输电插孔,所述输电插孔内固定有一Lightning接头,所述接触贴片主体固定承插于电路板插孔内,所述外壳底盖上设置有一第二PCB板,所述PCB电路板以及Lightning接头与第二PCB板电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PCB电路板包括有电磁线圈以及电能转换电路。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粘贴片内侧与支撑面板粘胶固定,外侧表面设置有能够重复使用的粘胶层。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接触贴片,其结构简单,贴附于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的背面,该贴片体积小,使用后不影响手机正常使用,给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设备增加了无线充电功能,相对于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来说,其结构精巧,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1-接触贴片主体;2-PCB电路板;3-连接接头;11-粘贴片;12-支撑面板;13-PVC贴纸;31-连接保护外壳;32-外壳底盖;33-Lightning接头;34-第二PCB板;121-置纳孔;311-电路板插孔;312-输电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接触贴片,包括接触贴片主体1、PCB电路板2以及连接接头3,所述接触贴片主体1依次包括有外形相同的粘贴片11、支撑面板12以及PVC贴纸13,所述支撑面板12中部设置有一置纳孔121,所述PCB电路板2内置于置纳孔121内,所述连接接头3包括一连接保护外壳31以及外壳底盖32,所述连接保护外壳31上设置有一电路板插孔311和一个输电插孔312,所述输电插孔312内固定有一Lightning接头33,所述接触贴片主体1固定承插于电路板插孔311内,所述外壳底盖32上设置有一第二PCB板34,所述PCB电路板2以及Lightning接头33与第二PCB板34电连接。
其中,所述PCB电路板2包括有电磁线圈以及电能转换电路;所述粘贴片11内侧与支撑面板12粘胶固定,外侧表面设置有能够重复使用的粘胶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安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安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54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达
- 下一篇:直流系统再供电装置及直流供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