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泵S管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6182.6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7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青;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拓湃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唐曙晖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S管阀。
背景技术
S管阀广泛用于混凝土泵送设备中,主要用来实现物料的分配。S管阀是混凝土泵的关键部件,它位于料斗内连接输送缸和输送管,其工作原理为通过S管在装满混凝土物料的料斗中左右快速摆动,轮流与两个混凝土缸对接,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输送。S管阀是协调各部件动作的机构,因而直接影响混凝土泵的使用性能,而且也直接影响混凝土泵的整体设计。
现有技术中S管阀具有轴承座,其轴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连接,轴承的两端分别用密封圈,挡环、防尘圈密封,防止外部的混凝土进入轴承内。轴承通过润滑油路供油润滑,但挡环或密封圈与防尘圈之间,没有润滑油路供油对其进行润滑,导致该部分易磨损,磨损后外部的混凝土易进入,使得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S管阀,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S管阀,包括S阀小端,S阀大端,所述S阀小端具有第一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内的第一轴承;分别位于第一轴承两端外侧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依次位于第二密封圈外侧的第一挡环和第一防尘圈;所述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围成的空腔通过第一润滑油路与润滑系统连通,所述第一挡环和第一防尘圈围成的空腔通过第二润滑油路与润滑系统连通。
作为改进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泵S管阀,所述S阀大端具有第二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座内的第二轴承;分别位于第二轴承两端外侧的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位于第三密封圈外侧的第二防尘圈;所述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围成的空腔通过第三润滑油路与润滑系统连通,所述第三密封圈和第二防尘圈围成的空腔通过第四润滑油路与润滑系统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轴承通过润滑油路供油润滑,在轴承密封圈与防尘圈之间,设有润滑油路供油对其进行润滑,在轴承密封圈与防尘圈之间的压力油,使得外部的混凝土等杂质难于进入轴承内,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混凝土泵S管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混凝土泵S管阀的小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混凝土泵S管阀的大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的混凝土泵S管阀,包括S阀小端,S阀大端,S阀小端具有第一轴承座2;设置在第一轴承座2内的第一轴承3;分别位于第一轴承3两端外侧的第一密封圈12和第二密封圈13;依次位于第二密封圈13外侧的第一挡环7和第一防尘圈6;第一轴承座2、第一轴承3、第一密封圈12和第二密封圈13围成的空腔通过第一润滑油路1与润滑系统连通,第一挡环7和第一防尘圈6围成的空腔通过第二润滑油路4与润滑系统连通;S阀大端具有第二轴承座9;设置在第二轴承座9内的第二轴承8;分别位于第二轴承8两端外侧的第三密封圈10和第四密封圈5;位于第三密封圈10外侧的第二防尘圈11;第二轴承座9、第二轴承8、第三密封圈10和第四密封圈5围成的空腔通过第三润滑油路与润滑系统连通,第三密封圈10和第二防尘圈11围成的空腔通过第四润滑油路与润滑系统连通。
工作过程中,第一轴承3、第二轴承8分别通过润滑油路供油润滑,在第一挡环7和第一防尘圈6之间、第三密封圈10和第二防尘圈11之间设有润滑油路供油,一方面保持对其进行润滑,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的压力油,使得外部的混凝土等杂质难于进入轴承内,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优选实施方式,还可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和说明书限定的精神内,进行多种形式的变换和改进,能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并取得预期的技术效果,故不重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或联想到的所有方案,只要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之内,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拓湃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拓湃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6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输送泵吸声罩
- 下一篇:四增压腔隔膜泵的减震构造与摆轮结构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