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力感测输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8591.X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4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风;何加友;方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王琴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力 输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压力 感测电极和触摸感测电极共面的压力感测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触控面板(TouchPanel)已广泛 应用于各种消费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 相机、电子书、MP3播放器、智能手表等携带式电子产品, 或是应用于操作控制设备的显示屏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 经越来越离不开具有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
由于触摸屏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多功能的触摸面板 的竞争力逐具显著优势,尤其是能够同时兼具触摸感应和 压力感测的面板,将会越来越受到使用者的拥护,现有的 压力感测电极设计通常是在触控模组之外的另一基板上 布设一层电极用于压力感应,再将该基板与触控模组贴合 形成具有压力感应的触控面板,按照这种方式制作的触控 面板厚度较厚,成本较高,不符合现有手机轻薄化的设计。 若在单面形成触控电极与压力电极,又需要做复杂的桥接 结构,使得良率不高,且单面同时形成触控与压力电极, 空间又极为有限,一旦压力电极占据了较多的空间,触控 电极分布密度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体触控精度与体 验,基于这些技术上的问题,怎样做到即保持产品的轻薄 化又能降低制造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较为关注的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制作同时具有压力感测和触摸感测 功能的触控面板技术上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即能 保持产品的轻薄化又能降低制造难度的压力感测输入装 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压力感 测输入装置,该压力感测输入装置包括一第一电极层;一 第二电极层;及一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位于第一电极层 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第一电极层包含复数个第一压力 感测电极和复数条第一轴向触摸感测电极,所述第一压力 感测电极与所述第一轴向触摸感测电极间隔设置且彼此 绝缘不重叠,所述第一压力感测电极包括第一端部以及与 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压力感测芯片,与所述第 一压力感测电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压力感测输入装置还包括复数条第一导 线,与所述第一压力感测电极的第一端部连接,复数条第 二导线,与所述压力感测电极的第二端部连接,所述压力 感测芯片通过所述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与所述第一压力 感测电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层包含复数条第二轴向触摸感 测电极。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层还包含复数个第二压力感测 电极,所述第二压力感测电极与所述第二轴向触摸感测电 极间隔设置且彼此绝缘不重叠,所述第二压力感测电极包 括第三端部以及与所述第三端部相对的第四端部。
优选地,所述压力感测输入装置还包括复数条第三导 线,与所述第二压力感测电极的第三端部连接,复数条第 四导线,与所述第二压力感测电极的第四端部连接,所述 压力感测芯片通过所述第三导线与第四导线与所述第二 压力感测电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或第二压力感测电极为弹簧状、连 续的矩形状,十字交错状,梳状,王字型或米字形。
优选地,所述两相邻第一轴向触摸感测电极的间距大 于所述两相邻第二轴向触摸感测电极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感测电极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一 轴向触摸感测电极的线宽,所述第一压力感测电极的线宽 为5~300μm,和/或第二压力感测电极的线宽小于所述第 二轴向触摸感测电极的线宽,所述第二压力感测电极的线 宽为5~300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向触摸感测电极与所述第一压力 感测电极面积互补,和/或第二轴向触摸感测电极与所述 第二压力感测电极面积互补。
优选地,所述压力感测芯片包括惠斯通电桥电路。
优选地,所述压力感测输入装置更包括一保护盖板, 所述保护盖板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 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供使用者施加一触压动作, 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压力感测输入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第二基 板,第一基板位于所述保护盖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 一电极层成形于所述保护盖板第二表面上或第一基板与 所述保护盖板相对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极层成形于所述 第二基板靠近或远离第一基板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85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自动变速控制装置
- 下一篇:压力感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