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风煤比自动节能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499140.8 | 申请日: | 2015-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3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庆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酷瑞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1/02 | 分类号: | F23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自动 节能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风煤比自动节能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产生蒸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常简称为锅炉,多用于火电站、船舶、机车和工矿企业。
锅炉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或工业生产中的余热传递给容器内的水,使水达到所需要的温度或一定压力蒸汽的热力设备。锅炉在“锅”与“炉”两部分同时进行,水进入锅炉以后,在汽水系统中锅炉受热面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成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或生成蒸汽,被引出应用。在燃烧设备部分,燃料燃烧不断放出热量,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热的传播,将热量传递给锅炉受热面,而本身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烟囱排出。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锅炉结构简单,因此使用频率极广,但是由于锅炉在使用中耗能大,是企业生产中主要的废气,废渣的产生源。随着人们对资源的重视,环保意识的加强,因此在锅炉的使用中如何更加节能,环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在传统的锅炉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对锅炉内温度的监控实时对风煤比进行调整实现节能的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风煤比自动节能控制装置,主体为锅炉,锅炉上设置有一个加煤口,锅炉底部连接有鼓风机,加煤口设置在鼓风机与锅炉连接位置正上方,锅炉内部设有挡板,挡板一端活动连接设置在锅炉的加煤口及鼓风机与锅炉连接位置之间的内壁上,挡板另一端设有滑块A,滑块A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的驱动轴,滑块A设置在锅炉内壁垂直于地平面的轨道内部,步进电机固定设置在锅炉外壁相应位置,并通过导线与PLC控制箱电连接,PLC控制箱通过导线与设置在锅炉上的传感器组件导通。
作为优选,挡板为圆形,挡板靠近加煤口一端为实心的金属板,挡板靠近滑块A一端为带有若干通孔的金属网,金属板与金属网的面积比为1~4:2~5。
作为优选,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上连接有滑块B,滑块B配合设置在所述轨道内部的滑块A正下方,所述滑块A与滑块B外部轮廓相同。
作为优选,还包括排灰门,所述排灰门配合设置在锅炉侧壁步进电机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传统的锅炉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设置的挡板,起到限制用煤量,调整风力大小,对锅炉内温度的监控实时对风煤比进行调整实现节能的目的,在使用中无需人员进行操作,使用更加便捷。
(2)在本实用新型中挡板为圆形,挡板靠近加煤口一端为实心的金属板,挡板靠近滑块A一端为带有若干通孔的金属网,金属板与金属网的面积比为1~4:2~5,使得挡板能够通过保证通风并对加煤口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挡,从而间接的起到调节的目的。
(3)实用新型中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上连接有滑块B,滑块B配合设置在所述轨道内部的滑块A正下方,滑块A与滑块B不直接相连,降低设备的制造难度,在进行锅炉的日常维护与检修时工作强度大大降低。
(4)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排灰门,排灰门配合设置在锅炉侧壁步进电机正下方,及时设备在进行工作时也可对锅炉底部的积灰进行清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酷瑞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石狮市酷瑞电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499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