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0437.1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9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凡;李德波;温智勇;邓剑华;湛志刚;彭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磨损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简称CFB)锅炉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洁净煤燃烧设备,具有污染物排放及控制成本低、燃料适应范围广、调峰能力强、燃烧效率高等优点,特别是对于劣质煤的燃烧,具有很好的节能和环保效能。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洁净煤技术中最具商业化潜力、污染排放控制成本最低的技术,同时由于煤种适应性强,也是消纳煤炭生产带来的大量煤矸石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规律对指导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化尤为关键,为了能对现场实际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必须设计出一套测试装置,通过该测试装置得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规律。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测试装置,可以方便、精确地测试出各因素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量的影响规律。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体、发料装置、分离装置、返料装置、鼓风机、引风机、检测装置、计算机,所述测试箱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风室、密相区室、稀相区室、出口室,所述发料装置与密相区室连通,且通过调节发料装置能改变发料速率,所述分离装置的进气口与出口室连通,所述分离装置的回流口与返料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分离装置的排出口与引风机连接,所述返料装置的出口与密相区室连通,所述鼓风机与进风室连接,且通过调节鼓风机能改变流化风速,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测试箱体内颗粒的速度与压力,且所述检测装置与计算机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相区室、稀相区室的侧壁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检测装置包括PIV粒子成像测速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相区室、稀相区室的侧壁采用有机玻璃制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密相区室、稀相区室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上下布置的压力测孔,每个压力测孔中分别安装有对应的压力检测装置,各个压力检测装置均与计算机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测试装置还包括若干玻璃微珠,玻璃微珠的密度为2.4-2.6g/cm3,玻璃微珠的直径小于8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室与密相区室、密相区室与稀相区室、稀相区室与出口室之间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离装置为旋风式分离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返料装置为U型返料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测试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架,所述测试箱体竖直安装在支撑结构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发料装置、返料装置、鼓风机、引风机电性连接。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测试装置,物料经过发料装置送入密相区室中,鼓风机朝进风室中送风,物料流化后被空气夹带在测试箱体中向上运动到达稀相区室和出口室,在测试箱体的不同高度,部分大颗粒将沿着测试箱体内壁滑落,形成物料的内循环;较小的颗粒随空气进入分离装置中进行分离,绝大部分的大颗粒被分离下来,由返料装置再次回到密相区中,形成物料的外循环;而未流化的大颗粒沉积在测试箱体的底部成为床料等待流化,由于发料速度和流化风速能够调节,因此能够进行不同运行条件下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测试,检测装置对测试数据进行测量,再由计算机得出磨损量的大小,以得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量在各种因素作用下的规律,为现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测试箱体,2、发料装置,3、分离装置,4、返料装置,5、支撑结构架,10、进风室,11、密相区室,12、稀相区室,13、出口室,30、进气口,31、回流口,32、排出口,100、压力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0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