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音排水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1147.9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2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昌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晨曦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排水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管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静音排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建筑的排水管道多为塑料排水管件,排水管件一般是由横支管和主立管构成,横支管垂直连通在主立管上,由于塑料排水管内壁较为光滑,水流从横支管流入主立管撞击管壁,横管水流与主立管水流由于没有组织导流,水流互相撞击,由于没有组织导流,不能有效排出管道内的空气,阻止管道内的水流速度,水流在管道内四处乱窜呈混乱状态撞击管壁。塑料排水管不能有效地阻止噪音的传递,给用户的生活带来“不安宁”因素,现有的排水管穿越楼板时,隔音效果尤为欠缺,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静音排水管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导致的诸多缺陷。
一种静音排水管结构,包括穿越楼板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包括上排水管、下排水管及套管,所述套管包括分水管段及减压管段,所述分水管段套接于上排水管,所述减压管段套接于下排水管,且所述上排水管、下排水管及套管同轴,所述分水管段内设有分水锥头,所述减压管段内设有溢流腔及内管,所述内管设有溢流口,所述内管连接于下排水管。
优选地,分水锥头、内管及排水管为同轴结构。
优选地,溢流腔环设于内管外侧。
优选地,所述分水管段内径小于减压管段内径。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周围设有岩棉填充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种排水管道,上排水管与套管的分水管段部分连接,经分水锥头分流后流入减压管段的溢流腔内,在溢流腔内减压后通过溢流口流入内管,所述下排水管与内管连接,且该种静音排水管结构周围设有岩棉填充层,该种静音排水管结构,大大降低建筑内的排水管所产生的噪音,使高层的水流所述产生的冲击降为单层楼层高度的水流所产生的冲击,且能大大提高排水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如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静音排水管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上排水管,2—套管,3—下排水管,4—分水管段,5—减压管段,6—分水锥头,7—内管,8—溢流腔,9—溢流口,10—岩棉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以及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静音排水管结构,包括穿越楼板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包括上排水管1、下排水管3及套管2,所述套管2包括分水管段4及减压管段5,所述分水管段4套接于上排水管1,所述减压管段5套接于下排水管3,且所述上排水管1、下排水管3及套管2同轴,所述分水管段4内设有分水锥头6,所述减压管段5内设有溢流腔8及内管7,所述内管7设有溢流口9,所述内管7连接于下排水管3。
值得注意的是,分水锥头4、内管2及排水管为同轴结构。
在本实例中,溢流腔8环设于内管2外侧。
在本实例中,所述分水管段4内径小于减压管段5内径。
此外,所述排水管周围设有岩棉填充层10。
基于上述,该种排水管道,上排水管1与套管2的分水管段4部分连接,经分水锥头4分流后流入减压管段5的溢流腔8内,在溢流腔8内减压后通过溢流口9流入内管7,所述下排水管3与内管7连接,且该种静音排水管结构周围设有岩棉填充层10,该种静音排水管结构,大大降低建筑内的排水管所产生的噪音,使高层的水流所述产生的冲击降为单层楼层高度的水流所产生的冲击,且能大大提高排水管的使用寿命。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他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所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晨曦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晨曦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1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水利工程用排淤设备
- 下一篇:一种折叠型晾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