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置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1396.8 | 申请日: | 2015-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工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置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配电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中置柜。
背景技术
中置柜,全称为金属铠装中置移开式开关设备。属于高压配电装置,最高工作电压3.6 / 7.2 / 12kV ,系三相交流50Hz单母线分段系统或双母线分段系统的户内成套配电装置。用于接受和配3.6-12kV的网络电能,并对电力电路实行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 中置式开关柜主要用于发电厂,中小型发电机的送电,电力系统二次变电所的受电、送电,工矿企事业单位的配电,以及大型高压电动机的起动等。
而中置柜内的上层为电路元器件,而下层为一些断路器以及电线电缆,且中置柜上设有上柜门与下柜门,而在开启上柜门与下柜门的正确次序是首先打开下柜门,来保证断路器以及电线电缆运行正常,才能再打开上柜门,从而使人们打开上柜门与下柜门时更加的安全,且在关闭上柜门与下柜门时也必须首先关闭上柜门,再闭合下柜门,而一些刚接触中置柜的人员可能没有这些必要的习惯,导致先打开上柜门,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且可能会损坏中置柜内部元器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的中置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置柜,包括柜体、上柜门、下柜门,所述上柜门与下柜门均铰接在柜体同一侧面,所述上柜门位于下柜门上方,所述下柜门上设有固定机构,所述上柜门上设有上插板,所述下柜门上设有下插板,所述柜体上分别设有供上插板与下插板插入的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所述柜体侧面上竖直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供上插板与下插板插入的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的间距,所述上插板靠近下插板一侧设有供连接板嵌入的嵌槽。
优选的,所述上插板远离下插板一侧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孔壁抵触的第一倾斜面,所述下插板靠近上插板一侧设有与第二连接孔孔壁抵触的第二倾斜面。
优选的,所述柜体上设有供连接板向柜体底部移动的弹性复位件。
优选的,所述柜体上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供连接螺栓滑动的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栓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连接板两侧均设有与导向板侧面抵触的导向侧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连接板受到重力原因,连接板滑动到最下方,而第二插孔与第二连接孔进行错位,人们推动上柜门,使上插板能有效的依次插入第一插孔、第一连接孔内,而由于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插孔与第二插孔的间距,从而当上插板插入时,第二连接孔与第二插孔刚好错位,而由于上插板靠近下插板一侧设有供连接板嵌入的嵌槽,从而人们抬升连接板,使连接板一部分嵌入嵌槽内,从而使第二连接孔与第二插孔进行有效的对齐,方便下插板插入,且由于连接板嵌入嵌槽内,从而有效的避免上插板退出,从而使上柜门有效的进行固定,使上柜门无需使用固定机构进行固定,而下柜门通过固定机构与柜门进行固定即可,且当需要打开上柜门与下柜门是只有先打开下柜门后,使连接板能自由滑动才能使连接板退出嵌槽,才能是上柜门进行打开,从而使打开、关闭上柜门与下柜门时必须按固定的步骤进行完成,从而有效的杜绝安全隐患的产生,且能有效的保护原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柜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柜实施例的上柜门与下柜门打开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柜实施例的上柜门闭合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置柜实施例的下柜门闭合状态图。
附图标记:1、柜体;11、第一插孔;12、第二插孔;2、上柜门;21、上插板;22、嵌槽;23、第一倾斜面;3、下柜门;4、固定机构;41、下插板;42、第二倾斜面;5、连接板;51、第一连接孔;52、第二连接孔;6、弹性复位件;7、连接螺栓;8、导向板;81、滑动槽;9、导向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中置柜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工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正大工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1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