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盖提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2187.5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1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储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李明 |
地址: | 40008***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开启井盖的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盖提钩。
背景技术
井盖常出现在道路或人行道上并用于遮盖深井,以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市政人员常使用井盖提钩来开启井盖,以便对深井进行清理或在深井中安放线缆等。目前,普遍使用的井盖提钩,包括有一竖向提杆,该竖向提杆的上端具有T形把柄,下端具有弯钩。
上述井盖提钩在使用时,手握提杆并将弯钩伸进井盖上的井盖孔(条形或圆形)内,随后旋转弯钩,使得弯钩的前端抵接在井盖的下表面上;随后,可通过把柄来提起井盖。但抵接在井盖的下表面上的弯钩容易滑动,时常导致弯钩从井盖的井盖孔中滑出,发生井盖跌落的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上述井盖提钩也仅适用于轻型或薄型井盖,不适用于重型井盖(一般为深孔水泥盖板、钢混盖板,无孔水泥盖板或钢混盖板),故通用性较差,使用起来不够灵活。
故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使用起来更为安全,通用性更好的井盖提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用起来更加安全,通用性更好的井盖提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井盖提钩,包括一根条形提杆;所述提杆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施力的把柄,下端设置有提钩;还包括一根提柱,所述提柱整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提杆的下端的外壁上并构成所述提钩;
还包括一个套筒,所述套筒可竖向滑动地套接在所述提杆上且能够在周向上转动;所述套筒下端的外壁上固定有一块条形的支撑件;所述提柱的外端到所述提杆的最短距离加上所述支撑件的外端到所述套筒的最短距离大于所述井盖的井盖孔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最短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井盖提钩使用时,旋转套筒并使得套筒上的支撑件位于提柱的正上方,即可将提柱放入井盖孔(条形孔或圆形)内。随后,旋转提柱和套筒能够使得提柱与支撑件之间形成“一”字形分布并限位在井盖孔下方,这样一来,提柱和支撑件均能够与井盖的下表面接触并对其进行支撑,与此同时,提柱和套筒通过形成的“一”字形分布后能更好地限位在井盖的井盖孔内,这样就能有效预防井盖提钩的下端从井盖孔中滑出,避免发生井盖跌落的事故,提高了安全性。
作为改进,所述提杆和所述套筒上分别固定设置有标记。
实施上述改进后,提杆和套筒上固定设置有标记后,这种标记能够用于显示出所述提杆与套筒在周向上相对转动。这样,即可旋转套筒的过程中,观看套筒与提杆上各自条形标记的相对转动即可判断出是否将套筒(支撑件)旋转到位,帮助提高该井盖提钩的操作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件的下表面上具有与所述提柱的上侧表面的形状相匹配的凹面。
实施上述改进后,即可旋转套筒使得支撑件的下表面落在提柱上形成限位,这样一来,更便于在将提钩放入井盖上的井盖孔前,对套筒进行快捷的操作,进而利于更准确快速的将提钩放入井盖上的井盖孔内。
作为改进,所述把柄包括连接件和连杆;所述连接件以所述提杆为中心线对称且两端为斜向外上方延伸;所述连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件的两端之间,且所述连杆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围成有能够供手掌贯穿的空间。
实施上述改进后,上述结构的把柄不仅更便于单手进行操作,且该把柄因通过围形成有供手掌贯穿的空间,故在对把柄施力的过程中,不易脱手,增加了井盖开启操作的安全性。
作为改进,所述连杆上面朝所述提杆的一侧顺该连杆的长度方向上还设置有能够与四指对应的四个凹陷。
实施上述改进后,人性化设置了“四指型凹陷”,增加了四指与连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加大了连杆与手之间的摩擦,从而更便于对连杆进行握拿和施力。
作为改进,所述把柄和所述提杆为可拆卸式连接结构;还包括撬棍,所述撬棍容纳于所述把柄和提杆内部共同形成的容纳室内。
实施上述改进后,即可在面对轻型井盖时使用提钩;在面对重型井盖时,将把柄和提杆拆离并使用其中的撬棍。可见,上述结构的改进,通过合理巧妙的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井盖提钩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适合在开启井盖工具领域推广使用。
作为改进,所述提杆的上段内部具有用于容纳所述撬棍的棍身的中空结构,且上端还具有与所述中空结构连通并能够供所述撬棍的棍身放入的开口;
所述把柄的下部内部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撬棍的具有尖端的撬头部的内腔,且所述把柄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竖向的且与所述内腔连通的筒形连接套;
所述提杆的上端与所述筒形连接套为螺纹连接,所述中空结构与所述内腔共同构成所述容纳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储物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储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2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