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NG储罐内BOG气体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2536.3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2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耐德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F17C5/02;F17C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4011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储罐内 bog 气体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NG储罐内BOG气体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是在气田中自然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由甲烷组成。液化天然气(LNG,LiquefiedNaturalGas)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BOG)冷却至-162℃,使之凝结成液体。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青睐,很多国家都将LNG列为首选燃料,天然气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迅速增加。液化天然气正以每年约12%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行业之一。近年来全球LNG的生产和贸易日趋活跃,LNG已成为稀缺清洁资源,正在成为世界油气工业新的热点。
在LNG生产、加注、存储过程中,均需要使用LNG的储罐。储罐存储液态天然气(LNG)后,罐体内温度一般在-139℃~-165℃左右,温度越高,液态天然气(LNG)气化成气态天然气(BOG)的量越大,BOG存积在储罐内的量越大,储罐内的压力越高,达到储罐设定压力时,必须将其放空。否则,会造成安全事故。
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现有的技术采用直接将BOG气体放空的方法(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的BOG气体在LNG储罐放空的示意图)。该方法的缺点包括:一、需要将储罐的BOG气体放空,造成环境污染;二、放空的BOG是气态天然气,容易引发火灾;三、放空造成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NG储罐内BOG气体的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收装置无需放空BOG气体,避免了污染,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火灾发生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NG储罐内BOG气体的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储罐,所述储罐上部设置有出口,下部设置有入口;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有换热器进气口、换热器出液口、换热器进液口和换热器出气口,所述换热器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储罐的出口相连接;
第二储罐,所述第二储罐上部设置有第二储罐进气口,下部设置有第二储罐进液口,底部设置有第二储罐出液口;
所述第二储罐进气口与所述换热器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储罐进液口与所述换热器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储罐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设置有安全阀排放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储罐设置有安全阀排放口。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为管壳式换热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储罐的容量为1~10m3。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所述第一储罐容量的1~5%。
优选的,所述第二储罐进气口与换热器出气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气体流量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NG储罐内BOG气体的回收装置,包括:第一储罐,所述第一储罐上部设置有出口,下部设置有入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有换热器进气口、换热器出液口、换热器进液口和换热器出气口,所述换热器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储罐的出口相连接;第二储罐,所述第二储罐上部设置有第二储罐进气口,下部设置有第二储罐进液口,底部设置有第二储罐出液口;所述第二储罐进气口与所述换热器出气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储罐进液口与所述换热器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储罐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储罐的入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收装置将第一储罐内产生的BOG气体进行换热,形成的LNG输送至第二储罐下部,形成的气态冷媒输送至第二储罐上部,第二储罐内的气态冷媒压送LNG再回到第一储罐内,在此过程中无需放空BOG气体,避免了污染,降低了火灾发生的风险,在输送LNG回第一储罐的过程中无需泵等动力装置,节约了能源。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收装置设备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BOG气体在LNG储罐放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回收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耐德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耐德能源装备集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25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鸡腿菇菌株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冷藏、冷冻箱式LNG供气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