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臭地漏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3851.8 | 申请日: | 2015-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4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向东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9/00;E03C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2 河北省邯郸市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臭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下水件,尤其是一种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下水道内的臭气向室内扩散,在地漏的立管下一般安装有反水弯。众所周知,反水弯内储存的水只有少量一点,如果下水道内的臭气压力较大时,会有一部分穿过反水弯内储存的水飘散到室内。因此,设计一种防臭地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臭地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防臭地漏,包括碗状外壳、管和带漏水孔的盖,管从下部伸进碗状外壳内并与外壳固定连接,在碗状外壳的口部偏下有内凸缘,内凸缘的上表面至碗状外壳上口的距离等于盖的厚度,在管的上端扣装有比重小于1的倒U形扣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选方案,还包括多爪清理笼和清理笼拐把,多爪清理笼设在碗状外壳的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选方案,所述的多爪清理笼的爪数为3-5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选方案,多爪清理笼和清理笼拐把为一体式,使用时打开盖,将一体式多爪清理笼放进碗状外壳内,转动清理笼拐把,搅动碗状外壳内的沉淀物,边搅动边放水冲洗即可将沉淀物冲进下水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选方案,多爪清理笼和清理笼拐把为分体式,在多爪清理笼的多爪汇合部有多棱盲孔,在清理笼拐把的下端部有一段与多棱盲孔匹配的多棱柱,在盖中部有清理笼拐把的通过孔,这样,多爪清理笼就可一直放在碗状外壳内,需要清理碗状外壳内的沉淀物时,只需要将清理笼拐把的多棱柱段插进多爪清理笼(5)的多棱盲孔内即可旋转清理笼拐把,搅动碗状外壳内的沉淀物,边搅动边放水冲洗即可将沉淀物冲进下水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选方案,所述的倒U形扣封为用比重小于1的材料制作的扣封或用比重大于1的材料制作的空心扣封,空心扣封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小于1。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当地漏外壳中存水并持续有水进入时,扣封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谁通过扣封此时与管口之间的空隙,进入下水管中。当没有水进入地漏外壳中时,扣封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并铸件扣在管口上,特别是当水干涸时,扣封会与管口紧紧贴合,形成完全封闭状态。当地漏外壳中有沉淀污物时,可用清理笼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下水管中的臭气与室内完全隔离,防臭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剖视图);
图3是图1、图2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防臭地漏,包括碗状外壳3、管4和带漏水孔的盖2,管4从下部伸进碗状外壳3内并与外壳3固定连接,在碗状外壳3的口部偏下有内凸缘7,内凸缘7的上表面至碗状外壳3上口的距离等于盖2的厚度,在管4的上端扣装有比重小于1的倒U形扣封6。
还包括多爪清理笼5和清理笼拐把1,多爪清理笼5设在碗状外壳3的腔内。
所述的多爪清理笼5的爪数为3-5个。
多爪清理笼5和清理笼拐把1为一体式。
多爪清理笼5和清理笼拐把1为分体式,在多爪清理笼5的多爪汇合部有多棱盲孔,在清理笼拐把1的下端部有一段与多棱盲孔匹配的多棱柱,在盖2中部有清理笼拐把1的通过孔。
所述的倒U形扣封6为用比重小于1的材料制作的扣封或用比重大于1的材料制作的空心扣封,空心扣封的质量与其体积之比小于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向东,未经赵向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3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T型电缆插拔件多功能测试台
- 下一篇:新型三相绝缘子电性能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