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机械设备电源控制总成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3895.0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2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华;林怡;李建兵;王坤;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2 | 分类号: | H01R31/02;H01R13/5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王晓霞 |
地址: | 215542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机械设备 电源 控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机械设备自动控制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程机械设备电源控制总成线束。
背景技术
工程机械设备作为不可缺少的重型工具,在民用建筑、交通运输、水利水电以及矿山采掘等机械化施工的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对于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工程机械设备随着使用要求的提高,其内部受控负载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连接受控负载并为受控负载提供电源传输的连接线缆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现有工程机械设备电源控制线束的结构设计,大多采用分散型线束,通过多线缆、多电路连接受控负载,因此,工程机械设备内部的线束布局错综复杂,不但加长了布设线束的长度,使得线缆用量增加,而且安装耗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接线时也容易发生错位,造成电脑控制板烧坏;另外交叉相连的线缆会使线束的导电性下降,为电源供电系统的正常形成带来安全隐患。在使用过程中,多线缆、多电路的连接结构,使得线缆很容易折断或破损,而不论折断或是破损都会导致工程机械设备控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给用户或维修人员带来麻烦。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工程机械设备电源控制线束的结构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一体化的布置,能简化线束连接,使装配作业更方便、快捷的工程机械设备电源控制总成线束,其克服了现有分散型线束容易发生接线错位从而导致电脑控制板烧坏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工程机械设备电源控制总成线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输出控制接插口以及与该电源输出控制接插口连接的总线,所述的总线在中间位置分出至少一第一分支线束、在末端分出至少一第二分支线束和一第三分支线束,所述的第二分支线束又在末端分出一组第四分支线束,所述的第三分支线束又在末端分出一组第五分支线束,所述的第一分支线束、第四分支线束以及第五分支线束的末端均设有电源输出信号接插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第四分支线束的数量为两根或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第五分支线束的数量为一根或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总线和第一分支线束的分流部位、第二分支线束和第三分支线束的分流部位、一组第四分支线束的分流部位以及一组第五分支线束的分流部位分别套设喇叭形绝缘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总线、第一分支线束、第二分支线束、第三分支线束、第四分支线束以及第五分支线束外均包裹有铜箔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一体化的布置与连接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简化了线束连接,布局合理,插拔容易;克服了现有分散型线束容易发生接线错位从而导致电脑控制板烧坏的缺陷;在线束的分流部位,设置绝缘护套,能增加连接强度,提高线束的使用安全性;线束外包裹铜箔屏蔽层,能屏蔽外部信号对控制总成线束内部信号的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输出控制接插口;2.总线;3.第一分支线束;4.第二分支线束;5.第三分支线束;6.第四分支线束;7.第五分支线束;8.电源输出信号接插口;9.绝缘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38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极性电表接口接线器
- 下一篇:一种防水低压柔性灯带的连接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