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够移动的斜式注塑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4260.2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94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寒锐;黄勇军;陈仲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伟达塑机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07 | 分类号: | B29C45/07;B29C4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51582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够 移动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移动的斜式注塑机。
背景技术
卧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和注射机构沿左右依次布置,注射机构的末端的射胶喷嘴对准合模机构的后端,工作时模具沿水平左右打开,制品顶出后可利用重力作用自动落下,易于实现全自动操作。
传统的卧式注塑机的模具只有一层型腔,每次开合模只能生产出一个制品,生产效能低。近年来。人们设计出“叠层模具”,例如CN203792627U、CN201346830Y均公开了叠层模具,叠层模具在结构上包括有模具动板、模具中板、模具定板,模具动板、模具中板、模具定板从前到后依次排列,且模具动板、模具中板、模具定板之间设有同步开合传动装置,模具动板、模具中板之间形成第一层型腔,而模具中板和模具定板之间形成第二层型腔。使用时,模具定板固定安装在注塑机的定模板上,模具动板安装在注塑机的动模板上,工作时由合模驱动机构驱动动模板前后运动,在驱动机构、同步开合传动装置作用下,模具中板和模具动板产生左右运动,模具中板的位移量恒等于模具动板的1/2,模具中板相对于模具定板、模具动板的位移速度大小相等,实现两层型腔同步开合模。由于叠层模具的型腔分布在两个或多个层面上,呈重叠复合式排列。相当于是将多副模具叠放组合在一起,因此相同吨位的机器产量倍增,成倍提高设备生产率和生产速度。
叠层模具多与卧式注塑机搭配生产,然而,由于卧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和注射机构沿左右依次布置,现有叠层模具卧式注塑机的射胶喷嘴只能对准合模机构的后端,因此,现有叠层模具卧式注塑机的结构为前后不对称式,它具有一套注射机构和前后两层型腔,注射机构的射胶喷嘴位于模具动板的前面,注射机构的熔融物料先流入前面第一层型腔,而后再流入后面第二层型腔,现有的注射机构存在移动困难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移动困难的缺陷,提供一种易于移动的能够移动的斜式注塑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够移动的斜式注塑机,包括注射机构,所述注射机构包括挤出机头,所述挤出机头一端连接挤出料筒,所述挤出料筒连接射胶喷嘴,所述挤出料筒相对于注塑料下落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注射机构设置在活动底座上,所述活动底座能够使所述注射机构进行上下及左右的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能够移动的斜式注塑机,通过滑块与导轨的配合,可以使得注塑机前后左右实现移动,方便实现开模、合模及完成注入注塑料的功能,倾斜设置的挤出料筒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在安装上叠层模具后的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2是活动底座与动模板之间的差速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机架;
2-注射机构,20-射胶导轨,21-挤出料筒;22-射胶喷嘴;23-挤出机头,24-活动底座,25-射台导轨,26-射台导轨滑块,27-料斗,28-射胶导轨滑块;
31-动模板,32-定模板;
40-模具浇口,41-模具动板,42-模具中板,43-模具定板;
5-锁模油缸,50传动机构;51-活动齿条,52-传动齿轮,53-固定齿条,54-齿轮座,55连接头;
61-模具齿条,62-模具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伟达塑机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伟达塑机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42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模具的顶出结构
- 下一篇:一种滚塑模具的自动快速脱模合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