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控制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4376.6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4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毛涛涛;严大洲;杨永亮;毋克力;李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5/46 | 分类号: | H02P5/46;H02P27/04;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张永明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控制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设备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控制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大型供水电机系统关系到整个工厂的生产安全,供水电机实际配置时一般是按照一用一备的原则进行配置,从而在正在工作的电机出现故障能够迅速切换至备用电机。一般的供水电机功率都较大,根据用水需求的实时变化,为了达到节能效果,给两台供水电机均需要配置一套变频调速器,使供水电机工作在变频调速状态,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果变频调速器出现故障,则会使供水电机直接停止工作;同时,当正在运转的供水电机出现故障时也无法及时在两台供水电机之间进行切换,从而造成供水中断,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另外,为每台供水电机分别设置变频调速器,也会造成设备的极大浪费,增加经济负担。同时,现有的供水电机在变频调速器的控制下,随着用水量的增加运转到全速状态下,依然无法将变频调速器断开,从而使供水电机始终都在变频调速器的控制下运转,使变频调速器长时间工作,造成使用寿命的缩短。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供水电机在变频调速装置出现故障时无法继续运转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控制装置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供水电机在变频调速装置出现故障时无法继续运转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控制电路,与第一外接电源的高压母线和第一电动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机在全速状态下运转;第二控制电路,与第二外接电源的高压母线和第二电动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机在全速状态下运转;其中,第一外接电源和第二外接电源为不同的电源,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为不同的电动机,并且第一电动机和第二电动机不同时运转;变频调速器,与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其中,变频调速器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动机在变频调速状态下运转,通过第二控制电路控制第二电动机在变频调速状态下运转;以及控制器,与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分别连接,其中,在变频调速器出现故障时,控制器控制变频调速器断开与第一控制电路或第二控制电路的连接。
可选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电路,与第一外接电源的高压母线连接,其中,第一开关电路在过载情况下将第一控制电路从第一外接电源上断开。
可选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主控制电路,与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一电动机分别连接,其中,第一主控制电路控制第一电动机在全速运转状态下运转。
可选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旁路电路,与第一主控制电路和变频调速器分别连接,第一旁路电路通过变频调速器控制第一电动机在变频调速状态下运转,并在变频调速器出现故障时将第一电动机的控制回路由第一旁路电路切换至第一主控制电路。
可选地,第一主控制电路包括:第三接触器,其中,第三接触器将第一主控制电路接通或断开;第一旁路电路包括:第二接触器,其中,第二接触器将第一旁路电路接通或断开;其中,第三接触器与第二接触器互锁。
可选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电路,与第二外接电源的高压母线连接,其中,第二开关电路在过载情况下将第二控制电路从第二外接电源上断开。
可选地,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主控制电路,分别与第二开关电路和第二电动机连接,其中,第二主控制电路控制第二电动机在全速状态下运转。
可选地,第二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旁路电路,分别与第二主控制电路和变频调速器连接,其中,第二旁路电路通过变频调速器控制第二电动机在变频调速状态下运转,并在变频调速器出现故障时将第二电动机的控制回路由第二旁路电路切换至第二主控制电路。
可选地,第二主控制电路包括:第六接触器,其中,第三接触器将第二主控制电路接通或断开;第二旁路电路包括:第五接触器,其中,第二旁路将第二旁路电路接通或断开;其中,第六接触器与第五接触器互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机控制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内容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4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