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高度小上极限的起重机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4386.X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8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海;张立强;姚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0 | 分类号: | B66C11/00;B66C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极限 起重机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小车的设计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低高度小上极限的起重机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工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淘汰落后产能,将会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这将会导致以前安装的起重设备满足不了现在的生产工艺需求,必须对起重设备进行更换。
但这将会出现一个问题,如以前的旧厂房设计是按照单梁设计的,轨道上方净空高度低。现生产工艺要求起重机工作级别高,吊钩上极限较小,常规的起重机根本无法满足要求,新型起重机造价昂贵。若对厂房进行改造,增加厂房的轨顶高度及厂房轨道上方的净空高度,则大大增加了改造成本。在不提高配置的情况下,采用新型结构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设计一种适用于工作频繁的工况的低高度小上极限的起重机小车。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低高度小上极限的起重机小车,包括副起升吊钩、主起升吊钩、副起升定滑轮组、副起升机构、平衡滑轮装配、定滑轮梁装配、主起升机构以及小车运行机构,所述副起升吊钩和主起升吊钩依次悬挂连接在起重机构上,所述副起升定滑轮组连接于副起升机构上方,所述平衡滑轮装配、定滑轮梁装配、主起升机构以及小车运行机构依次连接于副起升机构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定滑轮梁装配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滑轮梁固定在小车运行机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丝绳的缠绕方式由副起升吊钩与主起升吊钩至卷筒以及滑轮组的距离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受力明确,适用于工作频繁的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起重机小车主起升钢丝绳缠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本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低高度小上极限的起重机小车,包括副起升吊钩1、主起升吊钩2、副起升定滑轮组3、副起升机构4、平衡滑轮装配5、定滑轮梁装配6、主起升机构7以及小车运行机构8,所述副起升吊钩1和主起升吊钩2依次悬挂连接在起重机构上,所述副起升定滑轮组3连接于副起升机构4上方,所述平衡滑轮装配5、定滑轮梁装配6、主起升机构7以及小车运行机构8依次连接于副起升机构4的右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定滑轮梁装配6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滑轮梁固定在小车运行机构8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钢丝绳的缠绕方式由副起升吊钩1与主起升吊钩2至卷筒以及滑轮组的距离确定。
本实用新型主起升采用定滑轮梁结构,将滑轮梁固定在小车架端梁上侧,根据极限高度确定吊钩至卷筒以及滑轮组的距离,确定钢丝绳的缠绕方式,设计新型吊钩组,满足起升机构上极限小的情况。
上侧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侧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卫华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43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温除尘物料提升机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的起重机小车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