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成分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5209.3 | 申请日: | 2015-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9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军;梁其尤;钟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1/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51804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成分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造行业,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玻璃生产过程中用于检测高温窑炉烟气成分的烟气成分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超白玻璃尤其是超白铝硅酸盐玻璃在熔制澄清过程中对窑内燃烧气氛,以及气氛梯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如何能在最接近火焰燃烧空间、即最高温(1300-1600℃)的区域采取到燃烧烟气加以分析,准确反映出高温窑炉内的燃烧气氛以及气氛梯度,对于分析和调整高温窑炉内的氧化还原气氛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玻璃高温窑炉中烟气检测方式主要有两种:1、选择在烟气温度较低的主烟道位置设计氧化锆化学电位分析仪,其优点为实时测量和记录,但只能分析烟气中O2的成分,同时此部位为高温窑炉燃烧烟气混合后区域,无法体现高温窑炉中各个小炉的燃烧状况和燃烧空间的氧化还原性;2、选择在温度较低的蓄热室底部用电化学烟气分析仪测量各个蓄热室底部烟气成分,此方法可以实现测量烟气中多种气体成分的目的,但距离高温窑炉燃烧空间远,负压通道内外界空气进入蓄热室底部造成烟气成分数据波动很大,测量数据频繁波动,不够真实和准确;其次是因蓄热室底部烟气温度仍有400-600℃,超出烟气测量设备的工作温度,因频繁损坏后的维修和再购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在高温窑炉内各高温部位自由取点测量的烟气成分检测设备。
一种烟气成分检测设备包括采样泵、烟气取样管、冷却组件以及烟气分析组件,所述烟气取样管包括进气管道及与所述进气管道连通的出气管道;所述冷却组件套设于所述烟气取样管的进气管道外,以冷却所述烟气取样管内的烟气;所述采样泵连接于所述烟气取样管的出气管道与所述烟气分析组件之间,用于将进入所述烟气取样管的烟气泵入所述烟气分析组件内;所述烟气分析组件与所述烟气取样管的出气管道连通,用于分析所述烟气的成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冷却件,所述冷却件套设于所述烟气取样管的进气管道外。
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进液管路及出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冷却件以及出液管路相互连通并共同形成一条用于冷却所述烟气取样管的冷却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进液管路上设置有水过滤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冷却件包括外套管与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套设于所述烟气取样管的进气管道外,所述外套管套设于所述内套管外并与所述内套管连通;所述进液管路与所述外套管连通,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出液管路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烟气取样管的出气管道还设置有分离过滤组件,所述烟气经所述分离过滤组件分离过滤后进入所述烟气分析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分离过滤组件包括气水分离器及层析过滤器,所述层析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气水分离器与所述烟气分析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分离过滤组件与所述烟气分析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进气口设置于靠近所述分离过滤组件的一端,所述出气口设置于靠近所述烟气分析组件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所述分离过滤组件与所述单向阀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样泵连接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烟气分析组件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烟气成分检测设备能实现高温采取烟气样品并将烟气温度降低至仪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从而实现了可以在高温窑炉任意部位取点测量分析;同时还能测量每一对小炉的燃烧充分性和高温窑炉空间的氧化还原性,根据检测数据可计算并调整高温窑炉内玻璃熔制和澄清所适宜的氧化还原值,优化工艺条件并最终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燃料消耗和废气排放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烟气成分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5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