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酸钠反应罐蒸汽冷凝水循环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6106.9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8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于迅;刘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利尔化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7/04 | 分类号: | C01F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酸钠 反应 蒸汽 冷凝 水循环 再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酸钠制备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酸钠反应罐蒸汽冷凝水的循环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铝酸钠反应罐在工作时,物料混合会产生大量的蒸汽,且该蒸汽的洁净度很高,非常适合收集再利用。而在现有生产过程中,这部分蒸汽多被直接排放到室外,水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十分紧张,而工业用水不但用量大,而且循环利用率低,令目前恶劣的水资源使用现状雪上加霜。
发明人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为了避免资源浪费,设计出了一整套的蒸汽冷凝水循环再利用装置,使其净化后再用于化工液剂的调配。该循环再利用装置,区别于现行的蒸汽冷凝水循环再利用装置,设计更加合理,并且为了实现液体铝酸钠的调配程序中的高标准高纯度要求,特别设计了符合要求且净化效果可控的蒸汽冷凝水循环再利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酸钠反应罐蒸汽冷凝水循环再利用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收集铝酸钠反应罐中的蒸汽,并通过过滤,令其满足化工液剂调配用水的要求,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铝酸钠反应罐蒸汽冷凝水循环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一级输气管、一级冷却池、一级蒸汽转换装置、二级输气管、二级冷却池、二级蒸汽转换装置和滤液装置,反应罐的一侧依次设置一级冷却池和二级冷却池,在一级冷却池和二级冷却池中盛放冷却液;一级冷却池内设置一级蒸汽转换装置;二级冷却池内设置二级蒸汽转换装置;反应罐通过一级输气管与一级蒸汽转换装置联通,一级蒸汽转换装置通过二级输气管与二级蒸汽转换装置联通;二级蒸汽转换装置上设置放气管;一级蒸汽转换装置和二级蒸汽转换装置的底部通过排液管与滤液装置联通。
一级蒸汽转换装置和二级蒸汽转换装置均为中空的腔体,一级蒸汽转换装置和二级蒸汽转换装置内部均设置五片以上的冷却板。
滤液装置包括压板、板阀、超滤棉和磁匣,排液管内设置超滤棉,超滤棉的一侧设置压板,超滤棉的另一侧连接排液管的内壁;与压板相接触的排液管上设置开孔,在开孔上设置弹力软腔壁,压板上设置板阀,板阀插入弹力软腔壁内;磁匣位于排液管与超滤棉接触面的管体外壁上;磁匣中设置磁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蒸汽冷却装置,两级冷却池中均设置了蒸汽转换装置,蒸汽由反应罐内排出后,依次进入一级蒸汽转换装置和二级蒸汽转换装置,逐级遇冷降温后由放气管排出。该装置最大程度的将蒸汽中的水份转化出来,回收使用,使其达到最大的利用率,加之反应罐中蒸汽冷凝水的纯净度很高,在经过净化过滤后可以直接参与到其它的生产环节中,显著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装置中所涉及的蒸汽转换装置,在其空腔内设置了冷却板,冷却板将冷却池的低温带入到蒸汽转换装置中,增大了蒸汽转换装置的转换效率,可以使其尽快的将其中水份凝结在冷却板上,装置设计简单,运行合理,维护成本低,易于普及和推广使用。
3、本装置中的滤液装置区别与传统的过滤净化装置,避免了传统过滤净化装置简单则不可控,可控则结构复杂的尴尬情况。本装置的中滤液装置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在外界调节磁匣中的磁板的数量,改变吸力的大小,进一步带动压板的横向位移量,使超滤棉的过滤孔径发生变化,从而控制蒸汽冷凝水的过滤净化纯洁度,使其始终保持在可控的状态下。装置设计新颖,操作简单,且无需外界提供动力,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中:1、反应罐;2、一级输气管;3、一级蒸汽转换装置;4、冷却板;5、二级输气管;6、冷却板;7、放气管;8、二级蒸汽转换装置;9、二级冷却池;10、排液管;11、一级冷却池;12、弹力软腔壁;13、压板;14、超滤棉;15、磁板;16、磁匣;17、板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利尔化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利尔化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6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