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咽通气道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6767.1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64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炜;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峰;赵红炜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B17/5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咽 通气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无论是麻醉科、ICU、急诊科的院前急救以及阻塞型呼吸睡眠暂停低通综合征等病人,气道的处理和管理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除了需要医务人员有专业技术之外,还需要有安全便捷的医疗器材帮助。困难气道的处理与麻醉安全和质量息息相关,据统计50%以上严重麻醉并发症由气道不当引起的其他临床专科危重病人救治的成功率也与气道管理的优劣不无关系。鼻咽通气道在19世纪由英国麻醉医生所发明,多用于临床麻醉诱导期和麻醉恢复期病人的气道管理。现有的鼻咽通气道多由柔软硅胶或者PVC材料制成,有的鼻咽通气道侧壁设置有穿孔,以减少塑料管道外侧壁与鼻腔粘膜间的摩擦,避免其置入鼻腔时,损伤鼻腔粘膜。虽柔软但易折易压,容易在鼻腔段被鼻腔填塞物(止血膨胀海绵或者鼻腔分泌物)压扁,或经鼻腔进入口咽腔后易被舌后坠及坍塌的咽腔堵塞或压扁,而且,堵塞后,只有将其从鼻腔内取出,才能将堵塞物清洁干净,这样,一来被难以达到顺利通气的效果,二来经常取放鼻咽通气道,增加损伤鼻腔粘膜的几率,也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因坍塌或者压扁而导致堵塞、不能顺利通气的、既能将堵塞物清除,又不用将其完全取出的鼻咽通气道的改进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柔软的外侧壁带有侧孔的主塑料管道,其特别之处在于在塑料管道内穿接有柔软的外侧壁带有侧孔的副塑料管道,副塑料管道紧贴于塑料管道内侧壁上且能相对塑料管道内侧壁转动及轴向移动。
使用时,副塑料管道不仅能起到支撑塑料管道的作用,还可以通过使副塑料管道侧孔、塑料管道侧孔相互错开以缩小侧孔的开度甚至将侧孔关闭,这样,既能让鼻粘膜通过侧孔湿化吸入气体,避免过多的鼻腔分泌物过快进入塑料管道堵塞气道,同时,在不需要经常置入、取出塑料管道的情况下,通过取出副塑料管道清除鼻腔分泌物,以免长时间或者多次置入塑料管道导致鼻咽通鼻腔溃疡的发生。
这里,设置有清洁器,清洁器包括直径比柔软的塑料管道小的细管、数束可收放弯折的不锈钢丝,不锈钢丝的弯折端位于细管的外面,不锈钢丝的另两端穿过细管。往外拉不锈钢丝的另两端,使不锈钢丝的弯折端往细管移动,并在细管的约束下,弯折端收缩,这样,不锈钢丝的弯折端就能穿过柔软的塑料管道伸入到被鼻腔填塞物处,将这些鼻腔填塞物拉出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防止因坍塌或者压扁而导致堵塞、不能顺利通气的、既能将堵塞物清除,又不用将其完全取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各个构件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前端是斜切面1、后端带有翼缘2的且外侧壁带有侧孔8的柔软的硅胶或者PVC塑料管道3,其特别之处在于在塑料管道3内穿接有柔软的外侧壁带有侧孔9的且后端带有翼缘10的副塑料管道11,副塑料管道11靠在塑料管道3内侧壁上且能相对塑料管道3内侧壁转动及轴向移动。
为了防止被异物压扁,柔软的塑料管道3壁里面沿轴向设置有数圈弹性不锈钢圈4,弹性不锈钢圈4与柔软的塑料管道3整体加工而成。数圈弹性不锈钢圈4是不锈钢弹簧圈。
设置有清洁器5,清洁器5包括直径比柔软的塑料管道3小的细管6、数束弯折的不锈钢丝7,不锈钢丝7的弯折端7a位于细管6的外面,不锈钢丝7的另两端7b穿过细管6外,其端部连接有拉手,以便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峰;赵红炜,未经谭峰;赵红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6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