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胸腔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7138.0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红;殷敬涛;韩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晓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宋立国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胸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中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详细讲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引流管稳固固定在置管处的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结构是:设有引流管,引流管前部设有引流孔,引流管后端设有引流接头。使用时,将引流管前端插入胸腔内需要引流的部位,引流接头连接引流容器或其他器具。现有的这种引流管引流时使用胶带固定,操作麻烦、易脱落,引流管外部受到挂碰其前端即脱出,影响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引流管不易脱落,引流效果好的胸腔引流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引流管和引流接头,其特征在于引流管前部设有内固定气囊,引流管后部设有充气管,充气管上设有充气接头,引流管侧壁上设有与引流管内的引流腔平行的充气腔,充气腔前端与内固定气囊连通,充气腔后端与充气管连通,所述的内固定气囊为长形气囊,气囊上设有可沿引流管纵向滑动的气囊调节套;引流管前端为封闭的盲端,引流孔设在引流管前部的侧壁上,引流管前端部设有可在CT或核磁下显影的定位珠。
本实用新型中气囊调节套可以将气囊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内囊和外囊,并可以调节二者的大小,从而调节引流管前端置入胸腔内的位置。使用便利,适用范围宽。置管时依靠CT或核磁可以准确清晰观测、调整引流导管头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引流管置入胸腔后内固定气囊位于胸腔内,将充气管上的充气接头与充气装置相连,充气装置为内固定气囊充气使其胀起,内固定气囊贴靠在患者胸腔内侧壁处,起到内固定引流管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不会因引流管外部受到挂碰而脱出,治疗效果佳。由于内固定气囊为长形气囊,气囊上设有可沿引流管纵向滑动的气囊调节套,气囊调节套可以将气囊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内囊和外囊,并可以调节二者的大小。使用时,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等个体因素可以调节气囊调节套在气囊上的位置,从而调节引流管前端置入胸腔内的位置。使用便利,适用范围宽。由于引流管前端为封闭的盲端,引流孔设在引流管前部的侧壁上,引流管前端部设有可在CT或核磁下显影的定位珠。定位珠可以是任何金属珠,优选钛珠。置管时依靠CT或核磁可以准确清晰观测、调整引流导管头部位置,置管位置精确,治疗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的内固定气囊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的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4和引流接头2,引流管4前部设有内固定气囊5,引流管后部设有充气管3,充气管3上设有充气接头1,引流管4侧壁上设有与引流管内的引流腔7平行的充气腔8,充气腔8前端与内固定气囊5连通,充气腔后端与充气管3连通。
如图4所示,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固定气囊5为长形气囊,气囊上设有可沿引流管4纵向滑动的气囊调节套9。气囊调节套9可以将气囊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内囊和外囊,并可以调节二者的大小,从而调节引流管前端置入胸腔内的位置。使用便利,适用范围宽。所述的引流管前端为封闭的盲端,引流孔6设在引流管前部的侧壁上,引流管前端部设有可在CT或核磁下显影的定位珠10。置管时依靠CT或核磁可以准确清晰观测、调整引流导管头部位置。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引流管置入胸腔后内固定气囊位于胸腔内,将充气管上的充气接头与充气装置相连,充气装置为内固定气囊充气使其胀起,内固定气囊贴靠在患者胸腔内侧壁处,起到内固定引流管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不会因引流管外部受到挂碰而脱出,治疗效果佳。由于内固定气囊为长形气囊,气囊上设有可沿引流管纵向滑动的气囊调节套,气囊调节套可以将气囊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内囊和外囊,并可以调节二者的大小。使用时,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型等个体因素可以调节气囊调节套在气囊上的位置,从而调节引流管前端置入胸腔内的位置,引流管置入胸腔后,气囊调节套位于刀口的处,充气后气囊调节套前后两侧的内囊和外囊分别处于患者胸腔的内外两侧,定位效果好,使用便利,适用范围宽。由于引流管前端为封闭的盲端,引流孔设在引流管前部的侧壁上,引流管前端部设有可在CT或核磁下显影的定位珠。定位珠可以是任何金属珠,优选钛珠。置管时依靠CT或核磁可以准确清晰观测、调整引流导管头部位置,置管位置精确,治疗效果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晓红,未经韩晓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7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耳鼻喉科用喷药器
- 下一篇:一种改良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