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变速离合操纵系统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7211.4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1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叶明;张芹;陈飞;李敏;曹西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3/02 | 分类号: | B60K23/02;B60K20/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梁美珠;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变速 离合 操纵 系统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变速离合操纵系统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客车分泵以及变速箱软轴是客车变速离合操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客车分泵和变速箱软轴采用单独的安装结构分别固定到变速箱上,这种安装结构不仅增加了装配难度与装配成本、降低了装配效率,还容易与客车分泵、软轴、总泵等零部件发生干涉,影响客车变速离合操纵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变速离合操纵系统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不仅能够同时满足分泵和变速箱软轴的安装需求,降低装配难度与装配成本,提高装配效率,还避免与分泵、软轴、总泵等零部件发生干涉,保证客车变速离合操纵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变速离合操纵系统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变速操纵系统的第一安装支架和用于安装离合操纵系统的第二安装支架。
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变速选档软轴固定孔,第二安装板上设有变速换挡软轴固定孔,第三安装板上设有变速箱安装孔。
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垂直设置在第三安装板的上方,且第二安装支架包括分泵安装板和分别设置在分泵安装板两端的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所述分泵安装板上设有分泵过孔和分泵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的底部与第三安装板焊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为L型,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的下端垂直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的上端内侧垂直相连;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下端外侧与第三安装板的端部垂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变速选档软轴固定孔、变速换挡软轴固定孔和变速器安装孔均为腰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还设有工艺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为三角形。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体式的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能够同时满足分泵和变速箱软轴的安装需求,从而降低了客车变速离合操纵系统的装配难度与装配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还有效避免了安装结构与分泵、软轴、总泵等零部件发生干涉,保证客车变速离合操纵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变速离合操纵系统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变速离合操纵系统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图4是第一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图6是第一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图7是第二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图9是第二安装支架的俯视图。
其中:
1、第一安装支架,11、第一安装板,111、变速选档软轴固定孔,12、第二安装板,121、变速换挡软轴固定孔,13、第三安装板,131、变速器安装孔,132、工艺孔,2、第二安装支架,21、第一加强筋,22、分泵安装板,221、分泵安装孔,222、分泵过孔,23、第二加强筋,3、离合操纵系统,4、变速操纵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一体式变速离合操纵系统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安装变速操纵系统4的第一安装支架1和用于安装离合操纵系统3的第二安装支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7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