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式生态浮床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7337.1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4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王莹;赵湘;徐静;钱杨;代克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任月娜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生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式生态浮床,属于生态浮床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生态浮床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水体污染或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等。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让水生植物得到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由此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富营养物质,降低COD(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同时人工营造一个动物、微生物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修复水生态系统,达到自然生态的平衡。生态浮床无需专业的机械设备以及化学药剂的投入,可以大量的节省费用开支,减少动力、能源和日常维修管理费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约能源、运行性能稳定、日常维护简单等优点。又有类似湿地功能和景观作用,而与建设和维护同等面积湿地相比,费用低廉,工程简便。因此,生态浮床在全国各地广泛用于城市湿地建设。现有的生态浮床组装复杂,且生态浮床上设置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篮筐,篮筐与生态浮床分离,使用时安装工序较为复杂,需要将生态浮床固定好后工人下水安装篮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态浮床上安装有篮筐用于植物种植造成的安装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紧凑的无篮筐的框架式生态浮床。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式生态浮床,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承托层,所述承托层为土工格栅,所述框架本体上设置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所述种植孔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定植物根茎的固定倒须。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层设置有两层,所述固定层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土工格栅的网孔大小为2~4×2~4c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倒须采用尼龙或PET材质制成,所述固定倒须的厚度为0.2~0.5m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固定层的厚度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层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紧凑,施工操作简单,易于维护,无需安装种植篮筐,直接将水生植物固定在生态浮床上,采用固定倒须固定植物的根茎部,减少了生态浮床安装时的繁琐步骤,使用时净化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框架本体1、承托层2、固定层3、种植孔4、固定倒须5、透气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一种框架式生态浮床,包括框架本体1,框架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承托层2,承托层2为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的网孔大小为2×2cm,框架本体1上设置有固定层3,固定层3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制成,固定层3的厚度为2mm,固定层3设置有两层,固定层3间隔设置,固定层3上设置有若干种植孔4,种植孔4的四周设置有用于固定植物根茎的固定倒须5,固定倒须5采用尼龙材质制成。固定层3上间隔设置有若干透气孔6。
使用方法:将框架式生态浮床固定在需要处理的河道水域内,在承托层2的上方固定有悬浮填料,在框架本体1的中部和上端分别固定有固定层3,分别在固定层3上的种植孔中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根茎由固定倒须5卡住防止在水中出现固定不稳的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7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隔式复合立体人工湿地系统
- 下一篇: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