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现场环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08262.9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马桂龙;马骁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龙丰实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陈方舟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井下 作业 施工现场 环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环保领域,涉及一种油田环保装置,具体是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现场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井下作业施工,为防止污油污水渗入地表或流出地面、污染环境,需要用彩条布实现对地面的环境保护,这种传统的做法及其设备不仅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冬季气温低,取土不易,围堰难度大,对于北方地区,地表冻层厚且硬,野外井下作业施工储油池,除非大动力高强度挖沟机所能及,但效果极差,冬季井下作业,排水沟主要是靠人力用镐凿成的,劳动强度非常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现场环保装置不仅繁琐、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并且效果极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施工过程简明、省时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工作效率高的环保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现场环保装置,包括矩形防水层,所述矩形防水层周边通过钩桩固定,下端面通过围堰支体稳固,所述矩形防水层上设有箱体,所述箱体正面中部开有圆形开口,箱体沿圆形开口的圆心处纵向断开,箱体的断开处通过紧固装置紧固,箱体上端开有排放口,所述矩形防水层与U型接流槽一端连接,接流槽另一端与储水池连接。
所述钩桩包括挂钩及桩柱,桩柱一端固定在地面,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挂钩连接所述矩形防水层。
所述围堰支体包括支柱及横杆,支柱固定在地面,横杆连接在两个支柱之间上端。
所述矩形防水层、接流槽及储水池均包括防渗布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施工过程简明、省时、省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现场实际测算,1个工时就能够完成操作,更主要的是更加有效的保护了自然环境;结构简单、操作及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矩形防水层,2-钩桩,3-围堰支体,4-箱体,5-圆形开口,6-紧固装置,7-排放口,8-接流槽,9-储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现场环保装置,包括矩形防水层1,该矩形防水层1可以采用直接由防渗布制成的,也可以采用由板体制成的,在实践过程中采用了直接使用防渗布制成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在矩形防水层1四周没有设置挡板,若采用由板体制成的方式,则其四周应当安设挡板或中部设置凹陷,防止油水外溢;所述矩形防水层1周边通过钩桩2固定,通过钩桩2将矩形防水层1位置进行固定,下端面通过围堰支体3稳固,在采用防渗布实施的方式时,围堰支体3还具有引流的作用,所以防渗布实施方式其四周无需安设挡板,通过围堰支体3引流即可,即根据需要将围堰支体3设置为朝向接流槽8的方式,由于防渗布为软质结构,从而使油水在矩形防水层1上时被若干围堰支体3分隔和引流;所述矩形防水层1上设有箱体4,箱体用于承接油水管排放的油水物,防止油水直接喷射而无法洒落在矩形防水层1上;所述箱体4正面中部开有圆形开口5,用于连接油水管;箱体4沿圆形开口5的圆心处纵向断开,从而使得在箱体4在连接油水管时可以采用分体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在操作过程中,将断开的箱体4分别从油水管两侧接合实现与油水管的连接;箱体4的断开处通过紧固装置6紧固,箱体4在接合好后由紧固装置6进行紧固;箱体4上端开有排放口7,当油水的惯性被箱体4遮挡后,没有了喷射力,在箱体4内油水过盈时从排放口7外溢,当然由于箱体4上没有密封装置,因此在承接油水过程中,油水就应经外漏,但外漏量毕竟远远小于油水管的喷射量,因此开设排放口7可以更好的防止油水满贯后由箱体4的缝隙喷射,而在箱体4的顶端开设排风口7会使得箱体4的承接效果最佳;所述矩形防水层1与U型接流槽8一端连接,在实践过程中,为了更好的防止油水外溢,可以在矩形防水层1的边沿处设置下凹的凹口,而接流槽8与该凹口连接,当完全采用防渗布时也可以不使用;接流槽8另一端与储水池9连接,用于存储油水物防止其污染自然环境。
实施例2:进一步的,给出了一种钩桩2的结构方式,所述钩桩2包括挂钩及桩柱,桩柱一端固定在地面,另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挂钩连接所述矩形防水层1;但本实施例并不表示能够实现实施例1的钩桩2结构仅限于此。
实施例3:进一步的,给出了一种围堰支体3的结构方式,所述围堰支体3包括支柱及横杆,支柱固定在地面,横杆连接在两个支柱之间上端;但本实施例并不表示能够实现实施例1的围堰支体3的结构仅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龙丰实业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大庆油田龙丰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082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