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锭坯振动再结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0743.3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0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柏良;范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柏良 |
主分类号: | B22D27/08 | 分类号: | B22D27/08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再结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铁冶炼辅助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锭坯振动再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铁冶炼的过程中,由于锭坯在水冷模或电磁搅拌水冷模中结晶得快,所以钢液是在运动状态下结晶成固体的,此过程中使杂物上浮,使结晶的锭坯在提高等轴晶率上(等轴晶率高、锭坯致密)起了很大作用,但结晶到后期坯壳的成形速度越来越慢,而电磁搅拌水冷模也不能实现尽终搅拌,影响锭坯质量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大中型锭坯对致密度的影响更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锭坯振动再结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锭坯振动再结晶装置,是由钢混基座、底座、振动器和罩体构成,钢混基座上固定有底座、底座上固定有振动器,振动器上有底盘,底盘上罩有罩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罩体的侧壁设有径向对称的吊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罩体和底盘通过固定机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振动器通过锁紧装置与底盘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锭坯振动再结晶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能够通过振动的方式将锭坯形成的柱状晶打碎后结晶成等轴晶,进一步提高锭坯的质量,这项技术的实施对大中型锭坯,特别是高端装备急需的大型锭坯提高致密度意义重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锭坯振动再结晶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锭坯振动再结晶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锭坯振动再结晶装置,是由钢混基座1、底座2、振动器3和罩体4构成。
钢混基座1固定于地面上,其上方固定有底座2,底座2上固定有振动器3。
罩体4下方设有底盘5,两者是可分离的,利用固定机构7将分离罩体4和底盘5固定。振动器3与底盘5间具有锁紧装置9,能够将振动器3和底盘5锁紧固定,所以罩体4可以通过底盘5固定于振动器3上。
为了便于吊装移动,罩体4的侧壁应设有径向对称的吊耳6,吊钩可以勾起吊耳6移动罩体4以及底盘5。
本实用新型的锭坯振动再结晶装置,其具体使用方式如下:
本锭坯振动再结晶装置分为振动台及附件部分,振动台是由固定于地面的钢混基座1,底座2和振动器3构成,振动器3置于底座2上,底座2与钢混基座1由螺栓等固定方式牢固固定;附件中罩体4和底盘5是为移动锭坯8和缓冷而设计的,固定机构7将罩体4与底盘5固定在一起,罩体4的外壁上还设有吊耳6,吊起吊耳6就能把锭坯8连同底盘5一起吊起并移至振动台上。
如图1所示,当锭坯8在水冷模(或电磁搅拌水冷模)中已经结晶了一定的坯壳厚度——一般应在浇注结束并结晶了10分钟后(最薄的坯壳厚度应大于10厘米),脱出锭坯8(从上部脱掉模体或从下方抽出锭坯8),置于底盘5上,罩上罩体4,扣紧固定机构7,(若从下部抽出锭坯8应先将锭坯8移出操作平台再进行上台操作),吊车将罩体4连同锭坯8、底盘5吊起置于振动器3上,检查振动器3与底盘5间的锁紧装置9,两者之间相对紧固完好后开启振动器3,直到锭坯8冷却结晶后停止振动,打开罩体4,将锭坯8移去缓冷或退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柏良,未经孙柏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0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动单轨小车
- 下一篇:整体式轮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