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1448.X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41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强;袁小波;吴昌宝;李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铁器。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行业厂家,尤其xEV电池制造商,对磁性异物、Fe杂质的要求,由以往单纯要求更低的含量,到现在要求控制异物的尺寸,以及持续追求更低杂质含量、更小尺寸异物的更高去除率。
除铁过程大致分为三个步骤:一、分散,去除静电,使磁性异物和正常物料颗粒之间分散;二、凝聚,将微小颗粒的异物聚集起来,形成尺寸较大的团聚颗粒;三、去除,独特形状的磁棒,防止物料堆积,有效去除各种异物。
圆形磁棒在使用时容易积料,积料后对磁性杂质吸附力降低,会漏掉大部分的杂质;现在市面上大多是这种形状的磁棒,异物吸附力较低;三角形磁棒不易积料,但是吸附的磁性杂质在物料的冲击下,吸附力不强,容易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力强、除杂能力好的除铁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铁器,包括除铁器主体和门盖,所述除铁器主体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腔,所述贯通腔的侧壁上设有一敞口,所述门盖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敞口处,所述门盖上设有多根伸入贯通腔内的不锈钢管,各不锈钢管内插设有一磁棒,所述磁棒的截面为三角形和以该三角形的一条边为直径的半圆形的组合形状。
上述的除铁器,优选的,所述磁棒的端部设有一拉环。
上述的除铁器,优选的,所述不锈钢管沿伸入贯通腔内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上述的除铁器,优选的,所述敞口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螺杆,所述门盖上对应每根螺杆分别设有一可使螺杆卡入的凹槽,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母。
上述的除铁器,优选的,所述门盖通过两组以上导向组件滑设于除铁器主体上,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连接于门盖上的滑杆和连接于除铁器主体上的滑块,所述滑块设有导向孔,所述滑杆滑设于所述导向孔中。
上述的除铁器,优选的,所述门盖的两侧分别设有两组导向组件。
上述的除铁器,优选的,所述除铁器主体的外壁上还设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和敞口分设于除铁器主体的相对两侧。
上述的除铁器,优选的,所述贯通腔的上端设有一填料法兰口,下端设有一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除铁器采用磁棒,磁棒半圆形部分具有较强的吸附力,使铁质不易脱落,同时正常物料不会滞留,因而该除铁器能够很好的对铁质以及正常物料进行合理的分散,具有很好的除杂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铁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铁器在门盖打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铁器中门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除铁器中磁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除铁器中磁棒的截面示意图。
图例说明:
1、除铁器主体;11、贯通腔;111、填料法兰口;112、出料口;12、敞口;2、门盖;21、凹槽;3、不锈钢管;4、磁棒;41、拉环;5、螺杆;6、锁紧螺母;7、滑杆;8、滑块;9、振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除铁器,包括除铁器主体1和门盖2,除铁器主体1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腔11,贯通腔11的侧壁上设有一敞口12,门盖2可拆卸的安装于敞口12处,门盖2上设有多根伸入贯通腔11内的不锈钢管3,各不锈钢管3内插设有一磁棒4,磁棒4的截面为三角形和以该三角形的一条边为直径的半圆形的组合形状,也即该截面的形状呈水滴形。该磁棒4具有较强的吸附力,使铁质不易脱落,同时正常物料不会滞留,因而使除铁器能够很好的对铁质以及正常物料进行合理的分散,具有很好的除杂能力。
本实施例中,磁棒4的端部设有一拉环41,便于抽拉磁棒4。不锈钢管3沿伸入贯通腔11内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可表面物料进入不锈钢管3内。
本实施例中,敞口12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两根螺杆5,门盖2上对应每根螺杆5分别设有一可使螺杆5卡入的U型凹槽21,各螺杆5上螺纹连接有一锁紧螺母6,锁紧螺母6将门盖2压紧固定在敞口12上,门盖2的大小与敞口12的大小一致,可将敞口12封闭。螺杆5通过铰接轴铰接于除铁器主体1上,且螺杆5连接于铰接轴的中部形成一T型结构。在需要拆卸门盖2时,只需旋钮拧松锁紧螺母6,转动螺杆5使其脱离凹槽21,即可将门盖2拆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杉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14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