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振动阻尼单元疲劳检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2037.2 | 申请日: | 201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18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洪文军;赵韶剑;吴向廷;胡建泰;赵广松;潘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609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阻尼 单元 疲劳 检测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振动阻尼单元疲劳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如今汽车的安全问题广泛受到大家关注,尤其是在发生事故时,安全气囊能否顺利弹出。而点爆器就是安全气囊能否顺利弹出的关键之处。点爆器通过振动阻尼单元与方向盘连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点爆器的震动传递到振动阻尼单元,以此来减少点爆器的震动。为了能够保证产品的抗震效果,需要对产品上的橡胶件做一个疲劳检测。现有的点爆器检测工装较少,且工装通常是针对一个点爆器的。在需要对点爆器进行大批量的检测时,使用现有工装会导致检测周期长、检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振动阻尼单元疲劳检测工装,能够完成高效率的检测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振动阻尼单元疲劳检测工装,包括工装本体与工作台,所述的工装本体包括多块板体,多块板体垂直设置且左右两侧相互衔接,多块板体构成一个多棱柱形结构的工装本体,多块板体的结构相同,所述的板体的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设置有点爆器模拟件,待测的振动阻尼安装在安装座与点爆器模拟件之间,所述的工作台位于工装本体的下方,所述的工作台与工装本体之间通过支撑架连接,所述的工装本体的上方设置有施力组件。
所述的安装座为通孔结构且与振动阻尼的结构相适应,所述的安装座的外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振动阻尼的安装孔,所述的点爆器模拟件上设置有与振动阻尼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的点爆器模拟件与振动阻尼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安装孔与连接孔的设置均是为了便于振动阻尼的安装,使其能够在模拟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进行疲劳测试,使得测试结构的准确率较高。
所述的工装本体包括五块板体,工装本体成五棱柱结构。五块板体构成的横截面为正五边形的工装本体是较为理想的一个结构。即能够同时检测多个振动阻尼,也能够保证工装本体的结构大小较为适中。因为振动阻尼的结构大小一定,而安装振动阻尼的板体的面积也要大于一个预定值使得振动阻尼能够安装在板体上。所以若板体数量较多则会导致工装本体的体积较大,整体重量较大,对疲劳测试也会造成一定的难度。
所述的板体垂直于工作台表面,所述的支撑架一端与工作台连接且垂直于工作台表面,所述的支撑架的另一端伸入工装本体的内部与板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支撑架的设置将工装本体撑起,使工装本体处于一个悬空的状态,便于外部对工装本体施力进行疲劳测试。
所述的施力组件位于工装本体的上方且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的施力组件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下落与工装本体接触并对工装本体施力。施力组件对工装本体施力,使得工装本体处于一个振动状态,由此来完成振动阻尼的疲劳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多块板体构成一个工装本体,而多块板体的结构相同,因此构成的工装本体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结构。每一块板体上均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与点爆器模拟件相互配合对安装在安装座上的振动阻尼进行工作状态模拟。多块板体可以对多个振动阻尼同时进行疲劳测试,相比于传统的只能进行一个振动阻尼的疲劳测试的工装,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的振动阻尼疲劳测试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工装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振动阻尼单元疲劳检测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与工作台2,工装本体1包括多块板体3,多块板体3垂直设置且左右两侧相互衔接,多块板体3构成一个多棱柱形结构的工装本体1,多块板体3的结构相同,板体3的上设置有安装座4,安装座4上设置有点爆器模拟件5,待测的振动阻尼6安装在安装座4与点爆器模拟件5之间,工作台2位于工装本体1的下方,工作台2与工装本体1之间通过支撑架7连接,工装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施力组件8。
安装座4为通孔结构且与振动阻尼6的结构相适应,安装座4的外周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安装振动阻尼6的安装孔21,点爆器模拟件5上设置有与振动阻尼6连接的连接孔22,点爆器模拟件5与振动阻尼6之间通过连接件23连接。工装本体1包括五块板体3,工装本体1成五棱柱结构。
板体3垂直于工作台2表面,支撑架7一端与工作台2连接且垂直于工作台2表面,支撑架7的另一端伸入工装本体1的内部与板体3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施力组件8位于工装本体1的上方且与动力装置连接,施力组件8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下落与工装本体1接触并对工装本体1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建新赵氏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2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