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缸盖气门油封打入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2071.X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6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屹;王恨修;肖翔;冒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熊万里 |
地址: | 40005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气门 打入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装配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缸盖气门油封打入工具。
背景技术
气门油封是发动机气门组的重要零件之一,一般安装在发动机气缸盖的气门导管上,主要作用是防止机油进入进排气管造成机油流失,防止油气混合气以及排放废气泄漏,防止发动机机油进入燃烧室。
现有的气门油封的安装方式为根据气门油封安装孔的尺寸,制作出合适尺寸的打入具,装配时将气门油封用手小心放入安装孔位后,用打入具的一端抵住气门油封,再用榔头轻巧打入具的另一端,小心将气门油封装配到位。但是,此种装配方式存在的不足是:(1)缸盖需装配8个气门油封,每个气门油封需敲击3-4下才能装配到位,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2)油封是否装配到位,完全凭作业者手感以及技能熟练程度把握,装配质量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盖气门油封打入工具,用于解决现有装配方式作业者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装配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缸盖气门油封打入工具,包括空气锤和打入具,所述空气锤包括气锤本体,所述气锤本体的头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打入具的上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打入具的下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气门油封的卡槽。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中部具有向外凸出的限位台阶,该限位台阶将所述打入具分成上、下两段,所述打入具的上半段部分插接在所述连接套筒内,并且打入具的上半段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抵靠在所述连接套筒的下端面上,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抵靠在所述限位台阶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套筒的上端与所述伸缩杆为螺纹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打入具悬挂装置,所述打入具悬挂装置包括钢架、滑动座和钢丝绳,所述钢架包括水平横梁,所述滑动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水平横梁上,所述钢丝绳的上端悬挂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钢丝绳的下端绑定在所述气锤主体上。
优选地,所述打入具的下端面包括高于基准面的最大公差面和低于基准面的最小公差面。
优选地,所述打入具的材料选用20CrMo结构钢。
优选地,所述空气锤为可调压力式气锤。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缸盖气门油封打入工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依靠人工敲击的装配方式转换为作业者使用气动专用工具对气门油封进行装配,效率得到较大提升,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同时采用气动专用工具来控制气门油封的打入,可以通过控制气动专用工具的伸出量来控制气门油封是否装配到位,装配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缸盖气门油封打入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入具下端的剖面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入具下端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元件标号说明
1打入具
2减震弹簧
3气锤本体
4调压阀门
5连接套筒
11卡槽
1a基准面
1b最大公差面
1c最小公差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缸盖气门油封打入工具,包括空气锤和打入具1,所述空气锤包括气锤本体3,所述气锤本体3的头部设置有伸缩杆,所述打入具1的上端与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打入具1的下端开设有用于安装气门油封的卡槽11。使用时,首先将气门油封安装到卡槽11内,然后气锤本体3头部的伸缩杆伸出,带动打入具1向下运动,从而将气门油封敲击到缸盖的气门导管上。由于将原有依靠人工敲击的装配方式转换为作业者使用气动专用工具对气门油封进行装配,效率得到较大提升,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同时采用气动专用工具来控制气门油封的打入,可以通过控制气动专用工具的伸出量来控制气门油封是否装配到位,装配质量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
作为优选,空气锤采用可调压力式气锤。本实施例在气锤本体3的尾部设置有调压阀门4,通过调节调压阀门4,可以控制空气锤的进气压力,进而控制打入具的敲击力度,降低作业时的反作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20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棘轮扳手
- 下一篇:架空线路瓷瓶专用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