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炼油污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3638.5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24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南夏墅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油 污水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油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炼油污水主要来自于原油的直接蒸馏、重质油的裂化与蒸馏以及,某些馏分的精制等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一般是根据废水水质进行分类分流的,包括游离态含油废水、乳化油废水、冷却水、锅炉排水、含硫废水、含碱废水、含酸废水以及一些特殊化合物废水等。其特点体现在:1.污水量大,废水组分复杂,有机物特别是烃类及其衍生物含量高,并且含有多种重金属;2.除一般有机物外,主要的污染物还有油脂、酚类、硫化物和氨氮等,其COD含量较高,难降解物质多,而且受碱渣废水和酸洗水的影响,废水的ph变化较大;3.粒径介于100-1000nm的微小油珠易被表面活性剂和流水固体所包围,形成乳化油,稳定的悬浮于水中,这种状态的油不能用静置法从废水中分离出来;4.油类污染物排入水体后会形成一层分子膜,污染水体的水质,使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
现有的处理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方式,均存在处理效果差的问题,同时,经处理的污水可生化性依然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油污水处理设备,能够提高处理效率,使油水有效分离并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炼油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通过射流泵与污水池相连接的调节池,所述的调节池为封闭腔体结构,在所述的调节池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输出端连接有生物处理池,所述的生物处理池通过管道与过滤池相连接,所述的过滤池通过管道与软化池相连接;
在所述的调节池侧壁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至少4个电加热器,在所述的调节池内设置有用于使污水流动的输水槽,在所述的输水槽底部设置有电加热器,在所述的调节池上端内壁上设置有集水板,在所述的集水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的集水板沿调节池长度方向呈倾斜设置,所述的集水板靠近调节池输入端的高度大于其靠近调节池输出端的高度,在集水板靠近调节池输出端设置有液体输出口,所述的液体输出口通过电磁阀与生物处理池相连接;
在所述的调节池上设置有油输出口,所述的油输出口通过单向阀与储油箱相连接;
在所述的过滤池与生物处理池之间凝絮剂添加阀门,所述的凝絮剂添加阀门为星形阀,所述的凝絮剂添加阀门上端设置有凝絮剂槽。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调节池上设置有膨胀器。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器。
进一步地,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过滤池输入口设置有螺旋搅拌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调节池内的电加热器对污水进行加热操作,利用水与油沸点不同,使水蒸发排出,可以除油的同时,去除部分重金属离子,杀灭部分微生物细菌;
(2)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集水板集中收集污水,将其集中输送到下一步处理,利用生物处理池处理污水中剩余的微生物,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凝絮、软化的方式,去除污水中残留的重金属离子,使污水进一步软化,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调节池,102.生物处理池,103.过滤池,104.软化池,105.电加热器,106.输水槽,107.集水板,108.液体输出口,109.油输出口,110.储油箱,111.凝絮剂添加阀门,112.凝絮剂槽,113.过滤器,114.螺旋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炼油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通过射流泵与污水池相连接的调节池101,所述的调节池101为封闭腔体结构,在所述的调节池101输出端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输出端连接有生物处理池102,所述的生物处理池102通过管道与过滤池103相连接,所述的过滤池103通过管道与软化池104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南夏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南夏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3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