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物类污染土壤的自动修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4516.8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7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梁峙;梁骁;马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王美章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物类 污染 土壤 自动 修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物类污染土壤的自动修复设备,属于环境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近20年,我国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村集约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土壤污染问题与日俱增。土壤污染情况的日益恶化以及土壤不可再生的特性成为制约我国继续发展的一大难题,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土壤污染的常用处理方法如下:
1化学淋洗法:将淋洗剂注入到污染土壤或沉积物中,洗脱和清洗土壤中的污染物的过程。该技术具有操作灵活,修复效果稳定,周期短,效率高的优点,但是,该技术使用范围有限,成本高且会造成二次污染。
2生物法: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对土壤污进行染修复,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修复技术,该方法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修复速率较慢,达到调控水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热脱附:加热土壤中有机污染组分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其蒸发并与土壤介质相分离的过程。热脱附技术具有污染物处理范围宽、设备可移动、修复后土壤可再利用等优点,但国内目前主要设备均依赖进口,导致设备投资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机类土壤污染的热解吸修复设备,利用高温高压气体使土壤中的易挥发类有机物逸出,然后将此类空气通过尾气处理池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物类污染土壤的自动修复设备,设备包括一外壳,外壳内部被一隔板分隔成上、下两个部分,分别是位于设备上部的尾气处理池和下部的反应槽,尾气处理池与反应槽之间通过尾气收集管连接;
所述反应槽的侧壁上设有土壤进料口和气体进口,反应槽内部设有搅拌器,反应槽的底部设有卸料门;
所述尾气处理池的侧壁上设有处理液进口和处理液出口;所述尾气收集管的一端位于反应槽内,另一端位于尾气处理池内,位于尾气处理池内的尾气收集管与一设置在反应槽底部的蛇形排气管相连。
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搅拌叶的表面设有若干凸起。
进一步的,所述蛇形排气管的管壁上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蛇形排气管为双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卸料门包括门框、滑动导轨、滑板及滑板驱动机构,所述门框上设有滑动导轨,所述滑板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板在所述滑动导轨上滑动从而打开或关闭卸料门。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收集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土壤检测设备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槽的侧壁上设有土壤取样口。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驱动机构与土壤检测设备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装有搅拌器,能充分使高温高压气体与土壤泥浆接触,提高处理效率。
第二、反应槽设有土壤取样口,土壤质量检测的检测结果传递到卸料门开关控制器。当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卸料门开关控制器自动控制滑板驱动机构打开卸料门卸料。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卸料完成后可自动进行下一步的土壤处理。
第三、此设备底部设有卸料门,为滑板式推拉结构,方便处理后土壤的排出,有利于设备清洁。
第四、此设备排气管为蛇形双层结构,管壁上设有排气孔,增大了尾气处理量。
第五、此设备尾气收集管装有电磁阀,防止液体回流且能调控尾气进入处理池流量,从而控制尾气处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土壤污染修复设备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土壤污染修复设备搅拌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土壤污染修复设备蛇形管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土壤污染修复设备卸料门结构图;
其中,1、进料口;2、空气进口;3、处理液入口;4、处理液出口;5、搅拌器;5-1、搅拌轴;5-2、搅拌叶、5-3、凸起;6、卸料门;6-1、滑板;6-2、门框;6-3、滑动导轨;7、尾气收集管;8、蛇形排气管;9、反应槽;10、尾气处理池;11、液位;12、电磁阀;13、土壤取样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土壤污染修复设备结构图。污染土壤与水混合后用泥浆泵从进料口1打入反应槽9,高温高压气体从空气进口2进入反应槽9,利用搅拌器5对土壤泥浆进行搅拌,使高温高压气体充分接触土壤泥浆,加速有机污染物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4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