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步行式自动插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4953.X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7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业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业陶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6001 | 代理人: | 容振全 |
地址: | 570000 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行 自动 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插秧机,具体是一种步行式自动插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又称为亚洲型栽培稻。水稻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
水稻的栽培分为: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收成等步骤。在我国农村实行承包制后,在水田插秧基本上都是靠农民人工手动插秧为主。然而,手工插秧是一项工作强度非常大的劳动,需要农民长时间弯腰将秧苗一株株插入水田,不但严重地消耗农民的体力,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于是,插秧机便应运而生,可以快速便捷的进行插秧。
目前,市面上的插秧机主要分为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两类,人力插秧机采用间歇插秧方式,插秧动作在机器停歇状态下进行,插秧动作结束后,手拉机器移动一个株距,再次进行插秧动作,这样会因为株距把握不好而导致穴株数偏多、各行秧苗不均匀、插秧株距变小等问题,而且需要人工拉动,耗费人工成本,加大劳动强度;而机动插秧机采用连续插秧方式,虽然机器能在行进过程中完成分秧、插秧动作,但是大多机动插秧机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且成本偏高,一般的农民家庭不易购买,存在耗费能源大、加大农民耕作成本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步行式自动插秧机,利用电动机带动传动机构使插秧机自动行走并且自动插秧的插秧方式,不需要人工操作即可完成插秧工作,有效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通过自动分秧机构可均匀的进行插秧,有效提高了插秧效率,降低插秧容错率,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农民劳动强度;有效解决了在插秧过程中分秧不均匀、插秧数偏多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步行式自动插秧机,由机壳、机架、行走机构、送秧机构、插秧机构构成,在机壳上设置机架,在机架上设置送秧机构,在机壳后端设置插秧机构,由送秧机构将秧苗送至出秧口,然后通过插秧机构进行插秧,在机壳前端设置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可带动插秧机移动;
所述送秧机构包括秧箱,在秧箱前端设有出秧口,在秧箱下方设置送秧装置,送秧装置由飞轮、送秧轮和送秧滑板组成,在飞轮上设有活动杆,飞轮和送秧轮轴向活动连接,使飞轮可带动送秧轮转动,在送秧轮上设有数个左偏向槽和数个右偏向槽,送秧滑板与秧箱连接,在送秧滑板上设置动力齿,当送秧轮转动时,动力齿会通过左偏向槽和右偏向槽带动秧箱左右移动,在秧箱前端设置推秧杆,在推秧杆上设有两个推片和一个拉片,推秧杆与设置在秧箱左右内侧的推动器连接,推动器下方设置推动齿,推动齿与设置在秧箱上的推秧板两侧连接,在秧箱后方设置出秧口,当推秧杆上的推片被推动时,可将推动器向前推进,使推秧板将秧苗推送至出秧口,当拉片被推动时,可将推动器往回拉,如此反复可使推秧板逐步将秧苗逐步推进至出秧口;
所述插秧机构由插秧机架、横杆、插秧杆、限位器构成,插秧机架通过牵引支架与推动杆连接,在牵引支架上设置的推动片和拉动片位置分别与在推秧杆上设置的推片和拉片相对应,使推动杆运作时可带动牵引支架让推动片和拉动片推动推秧板上的推片和拉片,从而使推秧板进行推秧,在推动杆上设置牵引片,牵引片通过牵引杆与设置在飞轮上的活动杆连接,当推动杆运作时,可以带动牵引片牵引飞轮转动,使飞轮带动送秧轮转动,在插秧机架后端设置横杆,在横杆上设置数个插秧杆,插秧杆与出秧口位置相对应,在横杆两端设有限位器,在限位器上设有滑槽,横杆两端分别贯穿滑槽并通过滑轮与滑槽连接,可固定插秧杆的上下运作方向,使其在插秧时不会偏位,在限位器上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与设置在横杆上的活动片连接,在限位槽内设有限位片,横杆通过“工”型套管与插秧机架连接,“工”型套管两端分别套设在设置在插秧机架和横杆上的螺栓上,当活动管自由转动时,使横杆可以在滑槽内转动,从而让活动片可在限位器上做有轨迹的上下运动,以达到插秧的目的;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动力设备,动力设备与传动机构连接,在传动机构的传动轮偏心位置设置推拉片,推拉片一端与传动轮连接,另一端通过拉伸片与拉杆连接,在拉杆上拉杆两端通过轴承与设置在机壳上的固定板连接,使拉杆固定在固定板上并且可以转动,在拉杆上设置数个弧形行走杆,当传动轮转动时可以带动拉杆转动,使拉杆上的弧形行走杆能上下摆动,带动插秧机移动;拉杆通过动力杆与插秧机架连接,当拉杆转动时可带动插秧机架运作,完成插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业陶,未经王业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49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