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4999.1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5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沈红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红如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B62D63/06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地震 救灾 拖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车,更确切的说是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
背景技术
发生地震灾害时,道路通常都会被地震破坏得崎岖不平,普通的拖车较难通过,因此很多救灾物资都是通过人工肩抗人抬的方式来运输的,这种方式速度较慢,消耗救灾人员的体力很大,致使很多落难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中空结构的正四棱柱形厢体,底盘较高,重心较低,容易通过崎岖不平的路面,即使发生侧翻事故,也较容易被重新扶正,适于在道路崎岖不平的地震灾区使用的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包括一厢体和轮子,所述的厢体为中空的正四棱柱形结构,所述的轮子与所述的四棱柱形的厢体的两个相临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的厢体的前端为封闭式结构,尾端为开放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轮子的数量为四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厢体的前端设置有窗户和两个窥视孔。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的优点是:具有中空结构的正四棱柱形厢体,底盘较高,重心较低,容易通过崎岖不平的路面,即使发生侧翻事故,也较容易被重新扶正,适于在道路崎岖不平的地震灾区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的右视图;
其中:
1、厢体;11、窗户;12、窥视孔;
2、轮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的优点是:具有中空结构的正四棱柱形厢体,底盘较高,重心较低,容易通过崎岖不平的路面,即使发生侧翻事故,也较容易被重新扶正,适于在道路崎岖不平的地震灾区使用。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包括一厢体1和轮子2,该厢体1为中空的正四棱柱形结构,该轮子2与该四棱柱形的厢体1的两个相临的侧面相连接,该厢体1的前端为封闭式结构,尾端为开放式结构。这种结构使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的底盘较高,容易通过崎岖不平的道路,同时重心较低,发生侧翻事故后,多个人一起就可以将这种拖车重新扶正,其四周封闭式的结构也能够使救灾物资不会散落出来。
该轮子2的数量为四对。设置多对对轮子2,可以增加这种用于地震救灾的拖车的可靠性,即使有少量的轮子被损坏,其它轮子也能够正常支撑拖车。
该厢体1的前端设置有窗户11和两个窥视孔12。设置窗户11可以用来观察厢体1内部的物品的堆放情况;设置窥视孔12,便于在运输伤员时,伤员能够呼吸到厢体1外面的新鲜空气,还便于医护人员与伤员进行沟通。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红如,未经沈红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4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