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汽发生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5570.4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萍;曾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宝海微元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5/00 | 分类号: | F22B1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337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发生炉,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硫酸锌生产用的蒸汽发生炉。
背景技术
目前,一水硫酸锌已被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化工、国防、肥料、选矿、制药、橡胶、电子、印染剂、骨胶澄清剂及保护剂、电镀、防止果树病虫害及循环冷却水处理、粘胶纤维和尼龙纤维等领域,也是制造锌盐和锌钡白的原料。因此一水硫酸锌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一水硫酸锌在生产中诸多工序,其中可能涉及到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而在目前的经济境况下,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已不适应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不符合国家相关节能减排的政策,同时高耗能、高污染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破坏周边的环境,诸如在一水硫酸锌生产中,需要使用到蒸汽发生装置,而现有的蒸汽发生装置是采用燃煤加热的,具有能耗高、燃煤不充分等问题,因此,现有蒸汽发生装置并不是十分符合目前企业生产要求,也不符合国家相应的环保要求,因此,有必要对上述问题予以解决,以适应现实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低能耗、燃烧率低、蒸汽发生率高的蒸汽发生炉。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蒸汽发生炉,包括其内设有燃烧腔的炉体;在所述燃烧腔中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料口,在所述燃烧腔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一排列管组,每排列管组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列管,所述列管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炉体的外部,且所述每排列管组中的列管并联设置,所述列管的一端与通水总管连通,所述列管的另一端与集气管连通,所述通水总管还与供水源连通;在所述炉体的下部侧壁上还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出气端向所述炉体的顶部倾斜设置,还包括与所述进风口对应连通的鼓风机;在所述燃烧腔的下部还设置有收尘挡板,并在所述收尘挡板上开设有排尘口,并在所述收尘挡板下方的炉体侧壁上还开设有清料口,经所述排尘口排出的灰尘经由所述清料口将其从炉体内清除;并在所述列管组上方的燃烧腔的顶部还设置有除尘网,并在所述除尘网的上部炉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脉冲管,所述脉冲管的出气口与所述除尘网相向设置,所述脉冲管的进气口与脉冲泵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炉体的上方还设置有其底部开口与所述燃烧腔顶端开口连通的抽烟筒。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输料传输带,所述输料传输带的出料端设置于所述进料口的上方,在所述输料传输带的进料端的上方还设置有原料斗,所述原料斗下方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输料传输带的上方。
进一步的,在所述燃烧腔的上部设置有至少两排列管组,各排列管组由上至下紧贴设置。
进一步的,在所述列管组侧部的炉体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除尘管,所述除尘管的出气口与所述列管组相向设置,所述除尘管的进气口亦与脉冲泵对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源包括与水源连通的供水泵。
进一步的,在每个列管的进水端处还设置有控水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集气管对应连通的蒸汽输出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提高燃料(煤)的燃烧率,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且本装置的蒸汽产生率相比于现有设备而言,本装置其出气率高、能耗低,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要求。
2.本设计的除尘网可以将随烟气排出的灰尘进行拦截,并通过脉冲管将其吹落,以尽量减少排放至大气中的灰尘量。
3.本设计的除尘管可以实现对列管上的灰尘进行定期的清理,避免其灰尘浮着在列管表面影响热量的传输,以提高本装置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其他优点,将在实施例中同所对应的结构一并提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炉体主要结构剖视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炉体主要结构剖视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炉体主要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中:1.炉体;2.抽烟筒;3.进料口;4.清料口;5.输料传输带;6.原料斗;7.蒸汽输出管;8.进风口;9.鼓风机;10.除尘网;11.列管;12.收尘挡板;13.脉冲管;14.除尘管;15.控水阀;16.通水总管;17.供水泵;18.集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宝海微元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宝海微元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5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