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连接器的电磁兼容外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5575.7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5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查梅蕾;何冰;廖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581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电磁 兼容 外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电磁兼容外壳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兼容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求系统具有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即在一定的电磁干扰环境下能够正常工作;另一方面要求系统不能产生过量的电磁辐射,即不能干扰其它系统的正常工作。为什么布线系统的电磁兼容特性日益引起重视,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数据通信速率迅速增长,因为通信已不只局限于语音和数据,还包括高质量的图象信号。网络速率的提高,意味着信号频率的提高。信号频率越高,越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越容易产生电磁辐射。
二、外界电磁环境日益恶劣,新的电磁干扰源不断产生。
三、网络安全性的需要。网络信号频率越高,产生的辐射越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电磁兼容外壳结构,可以防止内部的高频率信号外溢产生电磁辐射和避免外部电磁辐射的干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电磁兼容外壳结构,包括弹性金属环、金属网和金属壳体,弹性金属环套接在金属网上,金属网一端有一段外翻并包覆在弹性金属环上的外翻金属网,弹性金属环上面设有弹性凸点;金属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弹性金属环和金属网的内腔,内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卡住弹性金属环上的弹性凸点的凹陷,弹性凸点穿过外翻金属网卡在内腔内壁上的凹陷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包括弹性金属环、金属网和金属壳体,弹性金属环套接在金属网上,金属网一端有一段外翻并包覆在弹性金属环上的外翻金属网,弹性金属环上面设有弹性凸点;金属壳体上设有用于安装弹性金属环和金属网的内腔,内腔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卡住弹性金属环上的弹性凸点的凹陷,弹性凸点穿过外翻金属网卡在内腔内壁上的凹陷中。外翻金属网位于弹性金属环和金属壳体之间,弹性凸点穿过外翻金属网卡在凹陷中,弹性金属环会撑开外翻金属网使之与金属壳体充分紧密的接触,从而使弹性金属环、金属网和金属壳体组合在一起后形成一个电磁兼容系统,可以防止内部的高频率信号外溢产生电磁辐射,同时避免外部电磁辐射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磁兼容外壳的爆炸图;
图2为电磁兼容外壳的主视图;
图3为电磁兼容外壳主视图的B-B方向剖视图。
其中:1、弹性金属环;11、弹性凸点;2、金属网;21、外翻金属网;3、金属壳体;31、内腔;32、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电磁兼容外壳结构,包括弹性金属环1、金属网2和金属壳体3,弹性金属环1套接在金属网2上,金属网2一端有一段外翻并包覆在弹性金属环1上的外翻金属网212,弹性金属环1上面设有弹性凸点11;金属壳体3上设有用于安装弹性金属环1和金属网2的内腔31,内腔3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卡住弹性金属环1上的弹性凸点11的凹陷32,弹性凸点11穿过外翻金属网212卡在内腔31内壁上的凹陷32中。
在实施过程中,金属网2端部的外翻金属网21位于弹性金属环1和金属壳体3之间,弹性金属环1上面的弹性凸点11穿过外翻金属网21卡在内腔31内壁上的凹陷32中,弹性金属环1会撑开外翻金属网21使之与金属壳体3充分紧密的接触,从而使弹性金属环1、金属网2和金属壳体3组合在一起后形成一个电磁兼容系统,可以防止内部的高频率信号外溢产生电磁辐射,同时也可以避免外部电磁辐射的干扰。
上述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5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