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PCB板的电镀挂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6165.4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3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崔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南德罗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8 | 分类号: | C25D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cb 电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CB板的电镀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PCB板的电镀挂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PCB板的电镀工序中常用的电镀挂具多为垂直连续式电镀挂框,上边框上安装一组弹簧夹头,PCB板经由弹簧夹头固定在电镀挂框内,然后以垂直液面的方式浸入电解槽的电解液中。浸没在电解液中的的挂框部分采用包胶铁氟龙(PTFE)耐酸碱处理,可以防止与电解液发生电解反应。
在自动化电镀工艺流程中,电镀挂框按顺序装配PCB板、流转进入电镀槽里进行电镀处理,在PCB板电镀流转时,相邻的电镀挂框边缘会发生碰撞摩擦,一段时间后挂框耐酸碱的包胶部分会老化并破损。破损的挂框部分在电解液中会参与反应,电解液中的金属离子会附着在破损部分形成刺状的金属物,同时还会衰弱PCB板的电解效果并引起电镀不良。刺状金属物会刮伤相邻的挂框包胶和PCB板,形成恶性循环。而破损的挂框需要整体重新进行包胶处理,操作繁琐且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PCB板的电镀挂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PCB板的电镀挂框结构,为矩形框架结构,由上边框、下边框固定在左边框和右边框上构成,其中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的表面均设有铁氟龙包胶层,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卡套,卡套由铁氟龙材料制作。
卡套为筒状开口治具,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各包裹一组,数量视实际破损情况而定,可对挂框包胶破损处简单处理后嵌套。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框架两侧碰撞引起的包胶破损,可有效的防止破损处生成金属异物。安装结束后,相邻框架之间由卡套直接接触碰撞摩擦,一段时间后,如治具破损,简单更换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上边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316L不锈钢折弯件,折弯件的基部由螺钉固定在上边框的端部,折弯件的自由端向上边框端头的外侧翻折。在相邻挂框接触时,折弯件会弹性形变,具有简单的缓冲作用,避免挂框硬接触所引起的震荡,有效避免工艺流转中的PCB板的脱落现象,更好的保护电镀挂框。
本实用新型简单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PCB板的电镀挂框,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加工工艺简单,且组装便捷,能够避免挂框的硬碰撞,包胶变形破损,有效提高PCB板电镀的良品率,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边框,2-下边框,3-左边框,4-右边框,5-铁氟龙包胶层,6-卡套,7-折弯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为矩形框架结构,由上边框、下边框固定在左边框和右边框上构成,其中下边框、左边框和右边框的表面均设有铁氟龙包胶层,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卡套,卡套由铁氟龙材料制作。卡套为筒状开口治具,左边框和右边框上各包裹一组,数量视实际破损情况而定,可对挂框包胶破损处简单处理后嵌套。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框架两侧碰撞引起的包胶破损,可有效的防止破损处生成金属异物。安装结束后,相邻框架之间由卡套直接接触碰撞摩擦,一段时间后,如治具破损,简单更换即可。上边框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316L不锈钢折弯件,折弯件的基部由螺钉固定在上边框的端部,折弯件的自由端向上边框端头的外侧翻折。在相邻挂框接触时,折弯件会弹性形变,具有简单的缓冲作用,避免挂框硬接触所引起的震荡,有效避免工艺流转中的PCB板的脱落现象,更好的保护电镀挂框。
本实用新型简单改进了现有技术中的PCB板的电镀挂框,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加工工艺简单,且组装便捷,能够避免挂框的硬碰撞,包胶变形破损,有效提高PCB板电镀的良品率,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南德罗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南德罗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6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