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带切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7469.2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2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曾邦材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邦材 |
主分类号: | B65H35/07 | 分类号: | B65H35/07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地址: | 214445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带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胶带切割器结构,使胶带源头不会回黏胶带卷上。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所有胶带切割器均如图一所示;一个切割器主体其腹部呈圆滚筒状2,以便胶带卷3套入。外缘有一弧形套板4一则可稳定胶带,二来可兼做握把之用。在主体顶部有一锯齿状的切板5以作切断胶带之用。在切板5下有一滚筒6以利胶带向外抽延。在切板5及滚筒6外侧设有两边的固定片7及8以固定腹部圆筒2弧形握把板4切板5滚筒6等。在固定板7、8前突缘各设置一支圆柱形(各厂家的形状不一)之短杆9及10在这两支短杆间形成一闸门11。胶带源头12经由此闸门11进入切割器,而呈备用状态如(图1)所示。
而问题就在这闸门11上,如闸门11太窄的话,胶带源头12不容易穿越呈备用状态,如太宽则胶带源头12又很容易黏回胶带卷上而无法使用。又因胶带源头12既又薄又透明,要找回黏贴在胶带卷的源头12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费时又令人心急,就会影响工作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胶带切割器,使胶带源头既不回黏贴在胶带卷上,又能很快穿越通道呈备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胶带切割器,它包括主体部分的腹部圆筒以便胶带卷套入,在腹部圆筒的外缘有一弧形套板一则可稳定胶带,二来可兼做握把之用,在主体腹部圆筒的顶部有一锯齿状的切板以作切断胶带之用,在切板下有一滚筒以利胶带向外抽延,在切板及滚筒外侧设有两边的固定片及以固定腹部圆筒、弧形套板、切板和滚筒,在其中一个固定板或的前突缘向另一个固定板方向延伸形成一单头悬空的加长杆,加长杆与滚筒间形成一通道,加长杆的悬空端与其对应侧的固定板之间形成通道口,胶带源头可经此通道口进入滚筒与加长杆间的通道里呈备用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改良了以往切割器的闸门结构,使胶带源头既不回黏贴在胶带卷上,又能很快穿越通道呈备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胶带切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良后的胶带切割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腹部圆筒2、胶带卷3、弧形套板4、切板5、滚筒6、固定片7(8)、短杆9(10)、闸门11、胶带源头12、加长杆20、通道28、通道口2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胶带切割器,包括主体部分的腹部圆筒2,以便胶带卷3套入,在腹部圆筒2的外缘有一弧形套板4一则可稳定胶带,二来可兼做握把之用,在主体腹部圆筒2的顶部有一锯齿状的切板5以作切断胶带之用,在切板5下有一滚筒6以利胶带向外抽延,在切板5及滚筒6外侧设有两边的固定片7及8以固定腹部圆筒2、弧形套板4、切板5和滚筒6。
如图2所示,在原(图1)所示的将固定板7的短杆9舍弃不用。将另一固定板8的短杆10加场成加长杆20(其长度或2寸或2.5寸或其他长度视使用的胶带宽度规格而定)如(图2)的20所示。同时将图1所示固定片7宽度缩窄,使其宽度与其滚筒(如图2的6所示)直径相同。如此一来如图2所示加长杆20与滚筒6间形成一通道28。固定片7又已缩窄,形成通道口(如图2的29),胶带源头12可经此通道口29进入滚筒6与加长杆20间的通道28里,而呈备用状态。使用过程中更沒有闸门让胶带源头12黏回胶带卷上。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邦材,未经曾邦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7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