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阻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8706.7 | 申请日: | 2015-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5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裴士龙;郑继俊;庞士忠;李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7/16 | 分类号: | B61K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阻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阻车器。
背景技术
阻车器一般是设置在矿用车辆运行轨道上阻车车辆运行用的设备,矿用车辆是煤矿井下运输物料等的主要运输工具,但由于井下巷道的空间狭小,车辆运输和卸载过程中常需要外力协助阻车并保证车辆在卸载过程中的稳定。
现有的操作是将矿车停好后,人工的在车轮的下方安置木塞用来固定矿车,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矿车装满货物,操作人员与车辆的距离过近,因此车体稍有移动就会造成人员受伤,并且木塞的材质较软容易变形,如果长期采取木塞阻车的措施,需要定期更换木塞,不但会增加成本消耗,而且一但没有及时更换木塞,很容易发生阻车失效从而出现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阻车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该轨道阻车器操作简易,可以长期使用,并且阻车效果显著,杜绝了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阻车器,包括滑槽和至少一个滑动阻车部;
所述滑动阻车部包括滑动部和阻车部,所述滑动部包括滑块和推拉部,所述滑块滑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推拉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块端部,另一端能够穿设于轨道的至少一条钢轨中;
所述阻车部固定在所述滑块顶部,并且在所述推拉部穿设于所述钢轨的状态下,所述阻车部能够卡设在所述轨道上。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阻车部设置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滑动阻车部的推拉部能够分别穿设于轨道的两条钢轨中。这样阻车部能够分别对车辆的两个前轮进行阻挡,提高阻车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推拉部另一端的端部设有拉手,利用人员操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阻车部包括限位件和阻车件,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滑块顶部一端,所述阻车件固定在所述限位件端部并自所述滑块向外凸出。限位件与钢轨接触后能够阻止滑块的继续滑动,并且当滑块停止滑动后,在限位件端部固定并且向外凸出的阻车件能够覆盖于钢轨上表面,从而对车轮形成阻力,阻止车辆继续前行并使其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竖直固定在所述滑块顶部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高度大于所述钢轨腰高与头高之和。该尺寸便于实现阻车部与轨道的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阻车件具有与楔形块,所述楔形块的斜面朝向所述钢轨的长度方向设置。当阻车件与车轮接触阻挡车辆的移动时,为了减小车轮与阻车件之间的作用力,增加两者之间的缓冲。阻车件可以包含具有斜面的楔形块,该斜面朝向所述钢轨的长度方向设置,即朝向车轮的方向,该斜面在阻挡车轮前进的同时还能够减小车轮遇到阻车件时的冲击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系数。
进一步地,在所述滑槽顶部还间隔设有两个阻挡件,所述阻挡件设置在所述滑槽的宽度方向上,并且所述阻挡件与所述滑槽端部的距离至少为所述轨道底部宽度的1.5倍。该尺寸能够保证在不需要阻车时,阻车件能够远离轨道,从而使车辆安全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在需要停车时只需朝远离轨道的方向拉动推拉部使滑块发生滑动带动阻车部移动并最终静止卡设在轨道上,从而阻止车辆移动,当需要使车辆移动时,只需推动推拉部,使阻车部远离轨道,从而车辆能够开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阻车器操作简单,有利、有效的实现了机械化,改变了现场作业环境,阻车效率高,不仅提高工作效率更避免了由于阻车不利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阻车器与轨道进行安装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阻车器中阻车部的侧视图;
图3为钢轨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轨道阻车器在具体应用时的俯视图。
符号的说明:
1:滑槽2:阻车部
3:滑块4:推拉部
5:拉手6:限位件
7:阻车件8:斜面
9:阻挡件10:钢轨
A:头部B:腰部
C:底部D:方向
a:头高b:腰高
100:轨道阻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8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倒装芯片塑封结构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