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动光伏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8761.6 | 申请日: | 201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3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柏加来;郑周;冯士芬;马志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20/30 | 分类号: | H02S20/30;H02S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工业区花园大道***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过程中的组件安装部分,尤其涉及可调角度、可收拢、可移动的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小型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已应用于千家万户,但目前市场上普遍都是固定式组件系统,要么固定于地面,要么固定于屋顶,要么固定于池塘水域都是不可移动与折叠或收拢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所述的可调角度、可收拢、可移动光伏组件支架并解决以上问题。
可调角度,光伏组件的倾角影响着系统的发电量,以某地太阳能辐射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光伏组件倾斜角对并网发电的影响,并根据所得数据进行了光资源计算和年度发电量分析,得出结论:以最佳倾斜角为基点,偏离5°以内对发电量影响为0.2%~0.4%,偏离10°左右时对发电量影响为0.7%~1.4%,偏离15°左右时对发电量影响为2.8%~7.8%。目前诸多支架企业在客户配置组件支架时每个地点都因为其倾角不同而不能实现标准化生产,本套结构便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问题,0~45°可调;
可收拢,可移动,由于光伏系统应用于各种不同地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领域,同时每个个体没有必要都配置一套系统时此功能并解决诸如此类问题。现有技术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活动光伏支架,其包括:
车架主体、拖曳架、车轮组件、安装框架以及支撑杆;
其中所述车轮组件连接于所述车架主体下端,所述拖曳架设于所述车架主体的一端,所述拖曳架可沿与车架主体连接位置向所述车架主体底部转动;
所述车架主体两侧分别连接有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车架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连接并为所述安装框架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车架主体活动连接,所述安装框架可移动至所述车架主体上端并与所述车架主体平行的位置。
较佳地,所述支架主体两端分别设有滑轨,所述两安装框架分别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两安装框架沿所述滑轨滑动至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
较佳地,所述车架主体两端的下方分别设有高度调节杆,所述各高度调节杆可伸缩。
较佳地,所述高度调节杆可沿与车架主体的连接位置转向所述车架主体底部。
较佳地,所述车架主体底部设有挂钩组件,挂钩组件用于悬挂转动至车架主体下端的拖曳架、高度调节杆。
较佳地,所述车轮组件包括车轮箱架与车轮,所述车轮箱架与所述车架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车轮设于所述车轮箱架下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光伏支架,其拖曳架可收拢,移动时光伏组件安装框架可收拢,高度调节杆可收拢,支撑杆可收拢,实现减小体积,改变重心,使移动更安全、方便。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动光伏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度调节杆调节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拖曳架展开及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活动光伏支架收拢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动光伏支架,其包括:
车架主体1、拖曳架2、车轮组件、安装框架5、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
其中车轮组件连接于车架主体1下端,拖曳架2设于车架主体1的一端,拖曳架2可沿与车架主体1连接位置向车架主体1底部转动;
两安装框架5分别连接于车架主体1两侧,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分别设于两安装框架5下端,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杆10的一端分别与车架主体1连接,另一端与两安装框架5连接并为两安装框架5提供向上的支撑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聚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87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板翻转检查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高压试验的IGBT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