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釜废水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19762.2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5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贝文理;叶青;肖圣云;鲍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枧洋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C02F1/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512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废水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反应釜废水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乙二醇(EG)和己二醇(AA)在反应釜中反应生成聚酯多元醇(PET)和水,反应温度在250℃左右,反应的最后阶段,过量的乙二醇(EG)需要分离,由于乙二醇(EG)沸点在197.4℃,因此过量的乙二醇(EG)与反应过程成中生成的水在高温下变成汽态,通过冷凝管进入分离器中,而乙二醇(EG)和水混合物为废水,目前在化工生产中反应釜中产生废水会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直接排除,这种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还增加了企业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回收利用,无污染,成本低的反应釜废水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釜废水利用装置,包括分离器、第一冷凝管、第二冷凝管、水收集槽、出料管和分离液收集槽,所述分离器通过第一冷凝管与反应釜连接,所述第二冷凝管一端连接在分离器的顶部,所述第二冷凝管另一端与水收集槽连接,所述出料管一端连接在分离器的底部,所述出料管另一端与分离液收集槽连接,所述分离器中安装有搅拌装置和电加热器。反应釜中汽态的乙二醇和水通过第一冷凝管冷却后形成混合液流入分离器中,通过分离器对混合液进行加温、搅拌对混合液进行分离,在温度达到105℃左右,汽态的水通过第二冷凝管进入水收集槽,液体的乙二醇通过出料管进入分离液收集槽进行回收利用,无污染,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以及固定在搅拌轴上的多个搅拌叶,所述搅拌轴底端位于分离器的底部,加快了混合液分离。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管设置有控制出料管封闭或开启的控制阀,方便控制分离液的流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通过分离器对混合液进行加温、搅拌,对混合液进行分离,汽态的水通过第二冷凝管进入水收集槽,液体的乙二醇通过出料管进入分离液收集槽进行回收利用,无污染,并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2、搅拌装置,加快了混合液分离;3、出料管设置的控制阀方便控制分离液的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反应釜1、分离器2、第一冷凝管3、第二冷凝管4、水收集槽5、出料管6和分离液收集槽7、搅拌装置8、搅拌轴9、搅拌叶10、控制阀1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反应釜降温装置,包括分离器2、第一冷凝管3、第二冷凝管4、水收集槽5、出料管6和分离液收集槽7,分离器2通过第一冷凝管3与反应釜1连接,第二冷凝管4一端连接在分离器2的顶部,第二冷凝管4另一端与水收集槽5,出料管6一端连接在分离器2的底部,出料管6另一端与分离液收集槽7连接,分离器2中安装有搅拌装置8和电加热器,搅拌装置8包括搅拌轴9,以及固定在搅拌轴9上的多个搅拌叶10,搅拌轴9底端位于分离器2的底部,在出料管6设置有控制出料管6封闭或开启的控制阀11。
工作原理:反应釜1中汽态的乙二醇和水通过第一冷凝管3冷却后形成乙二醇和水的混合液流入分离器2中,通过分离器2对混合液进行加温、搅拌对混合液进行分离,在温度达到105℃左右,汽态的水通过第二冷凝管4进入水收集槽5,液体的乙二醇通过出料管6进入分离液收集槽7进行回收利用,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电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为现有产品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枧洋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枧洋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197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膜吸收塔布液器
- 下一篇:从高温惰性气体中回收有机溶剂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