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外科牵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0895.1 | 申请日: | 2015-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4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坤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外科 牵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外科牵拉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普外科科室中,病人的创伤大多在皮肤表面,在诊疗、护理、手术等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四肢抬起进行消毒和治疗,现有技术的牵拉装置大多是单个牵拉,不适用于双腿或双脚的牵拉,且牵拉的动力来源与手摇拉动牵引绳,使用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医用外科牵拉装置,可将病人的双脚或双手或手和脚抬起,便于诊疗、手术或护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外科牵拉装置,包括多对固定连接件、一对滑动轨、支撑连接件、一对驱动电机、一对传动轴、一对缠绕辊、两根牵引绳、一对滑动连接件、顶部滑轨、多个插销孔、一对固定插销、一对定滑轮、多根调节绳及一对四肢托板;所述的固定连接件呈“L”形结构,所述的一对滑动轨分别通过所述的多对固定连接件固定设置在病床的两侧端,所述的支撑连接件为“门”字形结构,所述的支撑连接件的下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一对滑动轨上,使所述的支撑连接件沿所述的一对滑动轨在病床上方移动;所述的一对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的支撑连接件的上端两侧,所述的一对传动轴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的一对传动轴的另一端分别穿过所述的支撑连接件并与所述的一对缠绕辊同轴连接,所述的传动轴与所述的缠绕辊同步转动;所述的两根牵引绳的一端分别缠绕在所述的一对缠绕辊上,所述的两根牵引绳的另一端分别绕过所述的一对定滑轮与所述的多根调节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的顶部滑轨水平设置在所述的支撑连接件的顶部,所述的多个插销孔分别间隔设置在所述的顶部滑轨上,所述的一对滑动连接件的上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的顶部滑轨上并通过所述的一对固定插销固定,所述的一对滑动连接件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的一对定滑轮连接,使所述的定滑轮沿所述的顶部滑轨水平移动;所述的一对四肢托板是纵截面为半圆形的条状结构,所述的多根调节绳的下端分别间隔连接在所述的一对四肢托板的上端两侧。
上述的医用外科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四肢托板上分别设有绑带,四肢通过所述的绑带固定在所述的四肢托板内。
上述的医用外科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四肢托板的内壁上分别设有更换棉垫,所述的更换棉垫与所述的四肢托板活动连接。
上述的医用外科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撑连接件的两侧分别通过连接带连接有手拉环,位于所述的一对四肢托板的两侧。
上述的医用外科牵拉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四肢托板的底部一端分别设有稳定杆,所述的稳定杆向所述的四肢托板的外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安装在病床或手术床上,便于随时使用,占用空间小,通过四肢托板能够稳定的托起双腿或双脚或手和脚,防止二次伤害,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外科牵拉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用外科牵拉装置的四肢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坤,未经李永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08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