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回火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1711.3 | 申请日: | 201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6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林;孙娅丽;张晓立;林玉绵;李忠堂;丁泺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F24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火 燃气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炊具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回火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的燃气灶在关闭时经常会发出“砰”的一声,这就是熄火噪声。熄火时常常伴随发生爆响或者噪音,这种燃烧产生的热量不仅不能被利用,甚至还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这是回火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回火现象对燃烧器以及整个燃气灶均会产生破坏性影响,严重的可能造成人们的财产损失甚至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当尽量避免回火现象的发生。
研究发现,回火是由于进入燃烧器的混合气流量不断减少,即气流速度不断减小,最后由于气流速度小于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将缩进燃烧器内燃烧,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在爆炸极限浓度范围内就会产生爆响。
众所周知,在阀门关闭时,存留在燃烧器或者管路中的燃气的量越少,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比就越不可能达到爆炸极限,因此在阀门关闭时,只要能保证燃烧器和管路中存在尽量少的燃气,即可消除或者减少回火现象的发生。
如图1中所示,目前的燃气灶中,燃气通过主气管01、阀体总成02、分气管03、喷嘴04、炉头05最后到燃烧器06喷出燃烧,燃烧所需要的一次空气是依靠喷嘴04和炉头05引射混合的,然后在炉头05中充分混合后再经燃烧器06喷出燃烧。当燃气灶关闭时,阀体总成切断天然气的进入通道,但是分气管03、喷嘴04、炉头05以及燃烧器06中均存留有未燃烧的混合燃气,这就容易出现回火现象。
因此,在燃气灶的阀门关闭时,如何保证燃烧器和管路中存在尽量少的燃气,以便消除或者减少回火现象的发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回火燃气灶,以能够使燃烧器和管路中存在尽量少的燃气,从而消除或者减少回火现象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回火燃气灶,包括依次连接的喷嘴、炉头和燃烧器,该防回火燃气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头中,且可封堵和开放所述炉头内的燃气通道的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包括:
沿所述炉头的径向布置,且与所述炉头固定的支撑轴;
与所述支撑轴铰接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展开后构成用于封堵所述炉头内的燃气通道的封堵板;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贴合时完全开放所述炉头内的燃气通道;
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保持展开状态的自复位总成,且在燃气灶的阀体总成打开时,燃气作用于所述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上的力大于所述自复位总成的回复力;
设置在所述炉头中,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过度展开的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自复位总成包括:
固定设置于所述炉头内的支撑杆;
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叶片滑动铰接的第一连杆;
一端与所述支撑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叶片滑动铰接的第二连杆;
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抵的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粗杆段和细杆段,且所述细杆段上套设有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粗杆段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抵。
优选的,所述自复位总成包括:
固定设置于所述炉头内的套管;
套设在所述套管内的活动杆;
一端通过销轴与所述活动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叶片铰接的第一连杆;
一端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活动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叶片铰接的第二连杆;
套设在所述活动杆上,且一端与所述套管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销轴相抵的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炉头包括与所述燃烧器固连的前半部,和与所述喷嘴固连的后半部,且所述前半部与所述后半部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半部的壁厚小于所述后半部的壁厚,且所述后半部超出所述前半部的壁厚部分构成所述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炉头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子炉头,且任意一个所述子炉头内均设置有所述开关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1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预制管桩与堆载预压软土地基处理装置
- 下一篇:环保型单头小炒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