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座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1849.3 | 申请日: | 2015-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4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时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4 | 分类号: | B60N2/4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座锁。
背景技术
传统车座锁,包括壳体和锁杆,壳体内设置有锁叶和开启摇臂,锁叶具有锁止槽,所述锁叶采用第一枢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所述开启摇臂采用第二枢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其锁止槽的宽度一般都大于锁杆的直径,导致锁止后两者存在间隙,容易在汽车行进中发出异响。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锁杆与锁叶锁止配合时发出异响的车座锁。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车座锁,包括壳体和锁杆,壳体内设置有锁叶和开启摇臂,锁叶具有锁止槽,所述锁叶采用第一枢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所述开启摇臂采用第二枢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其特征是:所述锁止槽的两侧壁呈斜向向内收拢的状态,所述锁杆的直径大于锁止槽底底部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中将锁叶锁止槽的两侧壁设计成斜向向内收拢的状态,使锁止槽与锁杆锁止后处于无间隙匹配的状态,可有效防止座椅锁体与锁栓因存在间隙而产生晃动,避免出现异响现象,还可使锁叶与锁杆的锁止配合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座锁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锁叶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座锁,包括壳体1和锁杆2,壳体1内设置有锁叶3和开启摇臂,锁叶具有锁止槽4,所述锁叶3采用第一枢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所述开启摇臂采用第二枢轴转动连接于壳体内,所述锁止槽4的两侧壁5呈斜向向内收拢的状态,具体为锁止槽4的两侧壁5呈微弧形向内收拢,所述锁杆2的直径大于锁止槽4底部的宽度。
参照图1所示,为了避免锁叶2在复位时与壳体1直接碰撞发出异响,所述壳体1内在锁叶3的摆动轨迹上设置有消音柱6,消音柱6两端固定在壳体1上,消音柱6上包裹有非金属消声材料,一般为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1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应力轧机弧面垫止退罩
- 下一篇:一种集水池泥浆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