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2177.8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6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韦尔迪机电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B23Q3/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器。
背景技术
工件装夹等多采用人工手动装夹,但是人工装夹工件,需要大量人工,由于不同的工作人员的装夹状态不同,导致对后期的生产质量不够稳定,且效率较低,另外,由于装夹是人工操作,后期的生产多为自动控制,有可能对装夹人员造成不可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感应器多数安装不便,需要通过螺丝拧紧等固定方式,时间久了易老化,拆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感应器,能够使得工件装夹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且减少安全隐患,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感应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呈棒状结构,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体上靠近所述下壳体的一端外表面上开设有螺纹,用于将所述感应器固定于感应器支架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的顶端设有出线板,所述出线板上开有多个通孔,所述感应器内设置的感应器控制线由所述出线板上的通孔中引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的外径小于所述上壳体的外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壳体呈椎台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靠近顶端的外表面上沿周向设有沿轴向的条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部设有线路板,用于感应工件并给气缸发送动作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感应器,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两者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内部损坏的部件,上壳体上还设有螺纹,通过螺纹可以使得感应器与感应器支架方便地固定在一起,使得能够感应到装夹工件的相应区域,实现自动控制,另外,通过螺纹固定不必利用其它结构进行固定,拆卸和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感应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壳体;2、下壳体;3、螺纹;4、出线板;5、通孔;6、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感应器,包括外壳,外壳呈棒状结构,分为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选择插接或螺纹连接,上壳体1上靠近下壳体2的一端外表面上开设有螺纹3,用于将感应器固定于感应器支架上,通过在外壳上设置螺纹3,直接与感应器支架螺纹连接的方式,使得安装和拆卸更加简便。
上壳体1的顶端设有出线板4,出线板4上开有多个通孔5,感应器内的感应器控制线由出线板4上的通孔5中引出,使得各线路有序排列,不同的控制线可选择不同的通孔5引出,使得安装简单快捷。
下壳体2的外径小于上壳体1的外径,使得感应器在和感应器支架固定时,使得下壳体2较易通过感应器支架上的孔,防止出现磕碰或损坏。优选地,下壳体2呈椎台状,下壳体2的具体形状不限,能够便于安装、适应整个工作环境即可。
上壳体1靠近顶端的外表面上沿周向设有沿轴向的条纹6,条纹6能够增加摩擦力,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组装,或外壳与感应器支架装配时能够更加方便用力。
外壳内部设有线路板,用于感应工件并给气缸发送动作信号。
当需要利用感应器控制工件装夹时,将该感应器上壳体1上的螺纹3与感应器支架相互配合连接,感应器固定之后,接通电源,当感应器检测到工件,经过处理发送信号给气缸,气缸动作夹紧工件,若感应器检测不到工件,则气缸不动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中的感应器的结构基本相同,包括外壳,外壳呈棒状结构,分为上壳体1和下壳体2,上壳体1和下壳体之2间可拆卸连接,上壳体1靠近下壳体2的一端外表面上开设有螺纹3,用于固定于感应器支架上。
不同之处在于,外壳的材质、大小不限,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不限,螺纹3的具体开设位置不限,能够实现自动控制工件装夹,能够较方便地安装于相应工作现场的感应器支架上即可。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韦尔迪机电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韦尔迪机电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2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辅助消音器
- 下一篇:带有摆头结构的多轴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