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酵棚棚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523808.8 | 申请日: | 2015-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如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绿之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02 | 分类号: | C05F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1806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棚棚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发酵化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发酵棚棚顶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许多肥料的生产都需要进行发酵,且企业中一般都是采用将发酵池置于一个大棚中,从而将整个发酵过程均在大棚内完成。
然而针对发酵棚的棚顶现在出现了一种新技术,也就是将棚顶通过附上塑料而达到封顶效果,此时在通过对棚内进行抽气,从而使得棚内和棚外产生压力差,进而迫使塑料吸附在棚顶上。但是,因为是自动吸附在棚顶上的关系,现有棚顶一般会存在很多凸起或者缝隙,从而对塑料造成损失并减少塑料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发酵棚棚顶结构,以解决在不减少棚顶强度的条件下,提高塑料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发酵棚棚顶结构,其包括建型支架、定型支架和连接套;
多个建型支架平行排列且每个建型支架上均布有数个插接孔,所述定型支架穿过插接孔而与所述建型支架连接并形成网格状棚顶;
所述建型支架的侧壁上还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为套管且所述插接孔置于该螺杆内,与所述螺杆螺合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两端均开有与建型支架的外壁配合的弧形槽,所述连接套通过所述弧形槽而抵接在建型支架的侧壁上且此连接套与水平面平行的外壁切线和建型支架与水平面平行的外壁共平面;
所述连接套内部为空心腔,该空心腔为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中容置有连接杆,此连接杆为空心杆且其内壁车有与所述螺杆螺合的内螺纹,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与轴承套接固定,所述轴承外壁上设有滑块,在所述容纳腔的腔体壁上还开有滑槽,此滑槽内固定有弹簧,此弹簧的弹性形变方向与连接杆的轴线方向同向,所述滑块通过弹簧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所述容纳腔的腔长小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建型支架的两端上均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开于容纳腔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上对称开有滑槽,所述轴承的外壁上设有分部与一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定型支架的外壁直径小于建型支架的外壁直径且所述连接套的外壁直径等于所述建型支架的外壁直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发酵棚棚顶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建型支架、定型支架和连接套的插接配合可以建筑处网格状的棚顶,此种形状的棚顶性能稳定,满足棚顶的结构需求;
同时,连接套的两端开设的弧形槽可以与建型支架的外壁完整的贴合,进而满足了连接套与建型支架的无缝连接要求,从而减少了破坏塑料的因素,故而提高了塑料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创造所述的建型支架上开设的安装孔则是方便安装人员将此棚顶安装在建好的棚壁,从而减少了再加工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发酵棚棚顶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发酵棚棚顶结构连接套与建型支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套内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建型支架,12-螺杆,2-定型支架,21-安装孔,3-练级套,31-容纳腔,32-轴承,321-滑块,33-连接杆,3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如图1-2所示,发酵棚棚顶结构,其包括建型支架1、定型支架2和连接套3;
多个建型支架1平行排列且每个建型支架1上均布有数个插接孔,所述定型支架2穿过插接孔而与所述建型支架1连接并形成网格状棚顶;
所述建型支架1的两端上均开有安装孔21,所述安装孔21为螺纹孔;
所述建型支架1的侧壁上还设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为套管且所述插接孔置于该螺杆12内,与所述螺杆12螺合有连接套3,所述连接套3的两端均开有与建型支架1的外壁配合的弧形槽,所述连接套3通过所述弧形槽而抵接在建型支架1的侧壁上且此连接套3与水平面平行的外壁切线和建型支架1与水平面平行的外壁共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绿之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绿之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5238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